-
1 # 人已醉夢難醒
-
2 # 老姚談植物
一,拐棗的基本資訊
拐棗是一個別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救荒本草》。它的正式中名叫枳椇,這個名稱來源於《唐本草》,在《中國植物誌》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還有雞爪子、萬字果、雞爪樹、金果梨、南枳椇等等,是鼠李科枳椇屬落葉喬木。自然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及以南部分省區,通常生長在海拔2100公尺以下的開闊山地、山坡林緣和稀疏森林中;在住宅旁、路旁等處有人工栽培。
二,拐棗有什麼作用?
第一,用材樹種:拐棗的木材硬度適中,紋理美觀,可作建築、傢俱、工藝等用材。
第二,果實食用:它的果序軸肥厚,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以生食,也可以加工糖和酒等食品。根據有關單位研究測定,枳椇子含有粗纖維53.45%,粗蛋白15.79%,碳水化合物10.95%,粗脂肪8.03%,灰分2.03%,它的蛋白質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29.1%;它的灰分中常量原素如鉀、鎂、鈣、鈉佔98.7%,微量元素如鐵、錳、銅、鋅佔1.3%;枳椇子油中亞麻酸、油酸、亞油酸含量比較高。因此它的果實也可藥用,為清涼利尿藥。
第三,觀賞用:枳椇樹形美觀,葉大蔭濃,是很好的庭蔭樹和行道樹材料。
三,大面積種植有經濟效益嗎?
大面積種植經濟效益體現在木材價值和枳椇子的價值,肯定有經濟效益的。但我個人的觀點,不太提倡大面積種植,因為個人種植一般要求見到經濟效益要快一些,而枳椇是高大喬木,收到經濟效益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
-
3 # 下壩毛哥
前兩天剛發了一個撿拐棗的影片,一棵樹下就撿了近40斤,還沒撿完,樹上也還沒有掉落完,按照落下的計算,這麼一棵樹大概產果在90斤左右,時隔二十年,山野中再次吃到拐棗,挺開心的,時間真漫長。都是野生的,人工種植並不靠譜。
認識拐棗拐棗,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野果,長得像雞爪,又名雞爪子、萬壽果、金鉤梨等,學名枳椇,屬於高大喬木,可高達20多米。記得小時候隔壁寨子上一位太公家院子邊上有棵拐棗樹,剛好又在路邊,樹身需要兩三個大人才能合圍,後來修路砍掉了,小時候吃拐棗就是在路邊的竹子上撿掉落下來的吃,打霜後才變得甘甜,不然澀嘴。
拐棗的作用拐棗之所以被人們熟知,是因為到處都有它的身影,是農村孩子記憶中不錯的山果子。雞爪型果子可以食用,大部分都是自然掉落,每年的10月-12月是拐棗果子成熟的季節,會自然掉落。農村孩子吃拐棗多數等到打霜後才吃,不過未打霜前掉落的可以曬幾天也會變甜。因其含有豐富的糖,可以生食,釀酒及熬糖。其果梗、果實、種子、葉及根等均可入藥,中藥稱其果實為枳椇子。能治風溼,種子入藥能解酒毒及清熱利尿。拐棗木質堅硬,是不錯的板材跟用具用材。
大面積種植有經濟效益嗎?特性決定形不成大眾水果
拐棗雖然是不錯的山果子,曾是多少農村孩子的兒時美味,但是一直以來還是山果,有它的侷限性:拐棗可食用率低,果實細小,化渣率不高,食用期短。
可替代性
雖然拐棗含有豐富的糖,其他植物替代性強,比如甘蔗。解酒毒有葛花替代,板材有其他堅硬畝產替代,所以,市場潛力並不大。
收益週期太長
常見的拐棗樹,結拐棗的樹齡多在10年以上,密植或矮化都不利於拐棗的結果率,如果規模種植,至少7,8年時間見不到收益,就算有收益了,消費者大量購買的可能性還是較小。
-
4 # 喬樂貝可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說起拐棗,我老家農村就有一棵,現在應該有25年樹齡了吧,比我家兩層樓還高,前段時間我還特意查了一下什麼是拐棗,之所以查是因為我還不知道拐棗就是我們農村叫的‘雞腳爪’,再來說一下拐棗本身,我記得小時候我家這顆樹能長滿樹的拐棗,而我們自己的食用率缺不高,經常會被鳥兒吃掉或者等到了冬天讓它自己掉下來,所以基本上整棵樹的拐棗基本上都是浪費的。
再來說一件事情,我姑姑家在鎮上有一家燒烤店,有一年過年的時候還特意讓我姑姑把我家樹上的拐棗全部打下來了拿到鎮上去賣,結果是買的不怎麼好,基本上賣不出去,沒人買。所以我覺得大面積種植經濟效應應該不會好到哪裡去吧。
回覆列表
拐棗營養價值豐富、富含葡萄糖、果糖、糖以及蘋果酸、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同時還含有磷、鉀、鐵、鈣、銅、錳、鋅等營養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一些對人體非常有益的生物鹼,具有美容養顏、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清熱利尿、通絡祛風、解酒止渴、降血壓、降血脂、防癌抗癌等功效,是一種非常有開發價值的野生果類資源。
拐棗適應性強、耐貧瘠乾旱、抗病、抗蟲能力強,較耐澇,但是產量比一般的水果要低,高產栽培畝產量在500公斤左右,一般畝產量400公斤左右,鮮果市場收購價格在15-20元每公斤,一般畝收入在10000-15000元。
拐棗適宜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溝谷、溪邊、山坡丘陵環境下種植,中國甘肅、陝西、安徽、江蘇、江西、四川以及雲貴高原等地區多有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