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刻地說,亞森羅賓屬於“跟風”型作品;但屬於跟風跟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1887年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柯南道爾經歷多次退稿以後終於在《1887年比頓聖誕年刊》上發表了一篇取名《血字的研究》的小文,本來只想賺點小錢貼補貼補家用,畢竟柯南道爾醫生的生意實在是不景氣。
沒成想,這個故事一炮而紅,出版商、讀者都追著想看他後來的故事,於是柯南道爾醫生乾脆也不再懸壺濟世,專心寫小說了,續寫了一篇篇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福爾摩斯的故事,收入也高得令人羨慕。
這樣寫了將近6年,柯南道爾醫生覺得“我的人生不應該這樣度過,我是要成為一位偉大的歷史小說作家的,怎麼就寫起偵探小說了呢!!!!”仗著這6年賺下的大把英鎊他固執地在1893年把福爾摩斯寫死了!
對於一個追了6年的系列作品,作者突然把主角寫死了,現在我們會怎麼做?沒錯,上貼吧噴他上微博酸他並@上B站做影片婊她上知乎問“怎麼評價柯南道爾寫死了福爾摩斯?”並帶節奏“柯南道爾是不是傻子?”當時的讀者差不多也是這麼做的,方法是寫信。
這一來出版商也是崩潰的,本來登福爾摩斯故事,刊還沒出,讀者已經在門口排隊了,現在不登了,倒給還得看人臉色——不行,怎麼樣都得讓柯南道爾繼續寫。
讀者&出版商,再加上柯南道爾有位非常喜歡福爾摩斯的令嚴大人,多方催促下面,柯南道爾又出手了,1902年他再次寫了福爾摩斯早期故事《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3年在《空屋》裡完全讓福爾摩斯復活……
這下子英華人爆炸了,舉國歡慶……
訊息傳到了和英國佬世仇的法華人耳朵裡(主要是法國出版商看出了其中的商機),他們幾下合計:咱們也搞一個屬於高盧雄雞的偵探好了,有本土神探,法國讀者肯定也買賬啊,到時候這個法郎……
於是某法國通俗雜誌找到了當時人稱“福樓拜第二”“莫泊桑第二”的莫里斯盧布朗(可見其文筆功底絕對是不差的),讓他鼓搗一個法國神探。一開始有純文學潔癖的盧布朗是拒絕的:你不能讓我寫馬上就寫,而且福爾摩斯我也沒看過啊。好在這個出版商夠堅韌,反覆磋商,終於讓盧布朗同意了。
鑑於當時在英國(以及歐洲)福爾摩斯太火了,讀者瘋狂痴迷偵探小說,本身就出現了很多跟風作品(偵探小說的佔有率一度超過30%),其中還有不少揶揄福爾摩斯的作品——柯南道爾的妹夫就寫過一個“業餘神偷拉菲茲”並說“世界上沒有福爾摩斯這樣的警察。”
法華人一瞧,噢喲,原來還能這麼玩的嗎?咱就搞個俠盜,跟福爾摩斯抬槓!
不是很情願的盧布朗寫了第一個故事《亞森羅賓被捕》,擺明了不想繼續寫!出版商乍一看的心情肯定是:臥槽,兄弟你這是在搞我嗎,第一篇就寫被捕這個系列要怎麼搞?
但轉念一想,這個套路更好啊,埋一個大懸念,下一篇就可以讓他越獄,一方面盤活系列,一方面說明羅賓神通廣大!越獄這種活咱法國男兒陌生嗎?遠的不講,《基督山伯爵》裡不就有個著名的越獄嗎!這麼搞,走著!
於是亞森羅賓登場了,料事如神,來去如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至於和福爾摩斯對決這種兩大IP交流的事,其實也是有先例的,福爾摩斯就在《血字的研究》裡面評論過愛倫坡筆下的杜賓偵探,至於為什麼要略勝福爾摩斯一籌麼,因為是我亞森羅賓的主場嘛。不過這部對決作品評價普遍不高,存在為黑而黑的痕跡,極大可能是出版商炒作需要。
再次苛刻地講,賊成為偵探小說主角亞森羅賓當然不是第一個,柯南道爾的妹夫除外還有一個英國作家恩斯特·威廉·洪納也寫過,不過盧布朗把它的偶像福樓拜莫泊桑的自然主義文學味道帶到了書裡面,讓亞森羅賓參與一些真實的歷史事件,和福爾摩斯一樣極大加強了人物的真實性。
和福爾摩斯正直的形象向左,刻畫了一個走在灰色地帶的多層次形象,這種形象對於年輕人來說簡直沒有抵抗力。
既然啥都不是第一個,為啥亞森羅賓還成了經典?這個要放在法國偵探小說的環境下來看:
在福爾摩斯確定了偵探小說的很多細節和模式時,法國這裡啥都沒有,盧布朗開了這個先河,他開了法語偵探小說的頭。
亞森羅賓在讀者支援下,加上盧布朗本身文筆出色,系列作品數量非常可觀,甚至超過了福爾摩斯——這個對於塑造一個IP來講非常重要。無論是柯南道爾的妹夫赫爾南還是恩斯特·威廉·洪納,都沒有把人物長期運營下去。現在回想一些著名的神探,幾乎都是系列作品的主角:福爾摩斯、波羅、馬普爾小姐、布朗神父、金田一耕助、明智小五郎、御手洗潔、湯川學……
這麼做的一個好處就是延伸了作品的閱讀壽命,以至於後來影響了古龍、江戶川亂步、以及天樹徵丸和青山剛昌——楚留香、怪盜二十面相、紳士怪盜、怪盜基德幾乎都是受其影響的人物。
偵探小說從福爾摩斯時代到黃金時代(其實可以說到當代),跟風作品不斷,有的直接套用模式、照搬軌跡,有的則像羅賓這種反模式中又遵從偵探小說的習慣,盧布朗的亞森羅賓也給偉光正的白道偵探隊伍加入了一個很有喜感的灰道偵探。
首個灰道偵探形象不是羅賓,他卻是一個把這個形象完完全全立住的人。
苛刻地說,亞森羅賓屬於“跟風”型作品;但屬於跟風跟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1887年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柯南道爾經歷多次退稿以後終於在《1887年比頓聖誕年刊》上發表了一篇取名《血字的研究》的小文,本來只想賺點小錢貼補貼補家用,畢竟柯南道爾醫生的生意實在是不景氣。
沒成想,這個故事一炮而紅,出版商、讀者都追著想看他後來的故事,於是柯南道爾醫生乾脆也不再懸壺濟世,專心寫小說了,續寫了一篇篇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福爾摩斯的故事,收入也高得令人羨慕。
這樣寫了將近6年,柯南道爾醫生覺得“我的人生不應該這樣度過,我是要成為一位偉大的歷史小說作家的,怎麼就寫起偵探小說了呢!!!!”仗著這6年賺下的大把英鎊他固執地在1893年把福爾摩斯寫死了!
對於一個追了6年的系列作品,作者突然把主角寫死了,現在我們會怎麼做?沒錯,上貼吧噴他上微博酸他並@上B站做影片婊她上知乎問“怎麼評價柯南道爾寫死了福爾摩斯?”並帶節奏“柯南道爾是不是傻子?”當時的讀者差不多也是這麼做的,方法是寫信。
這一來出版商也是崩潰的,本來登福爾摩斯故事,刊還沒出,讀者已經在門口排隊了,現在不登了,倒給還得看人臉色——不行,怎麼樣都得讓柯南道爾繼續寫。
讀者&出版商,再加上柯南道爾有位非常喜歡福爾摩斯的令嚴大人,多方催促下面,柯南道爾又出手了,1902年他再次寫了福爾摩斯早期故事《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3年在《空屋》裡完全讓福爾摩斯復活……
這下子英華人爆炸了,舉國歡慶……
訊息傳到了和英國佬世仇的法華人耳朵裡(主要是法國出版商看出了其中的商機),他們幾下合計:咱們也搞一個屬於高盧雄雞的偵探好了,有本土神探,法國讀者肯定也買賬啊,到時候這個法郎……
於是某法國通俗雜誌找到了當時人稱“福樓拜第二”“莫泊桑第二”的莫里斯盧布朗(可見其文筆功底絕對是不差的),讓他鼓搗一個法國神探。一開始有純文學潔癖的盧布朗是拒絕的:你不能讓我寫馬上就寫,而且福爾摩斯我也沒看過啊。好在這個出版商夠堅韌,反覆磋商,終於讓盧布朗同意了。
鑑於當時在英國(以及歐洲)福爾摩斯太火了,讀者瘋狂痴迷偵探小說,本身就出現了很多跟風作品(偵探小說的佔有率一度超過30%),其中還有不少揶揄福爾摩斯的作品——柯南道爾的妹夫就寫過一個“業餘神偷拉菲茲”並說“世界上沒有福爾摩斯這樣的警察。”
法華人一瞧,噢喲,原來還能這麼玩的嗎?咱就搞個俠盜,跟福爾摩斯抬槓!
不是很情願的盧布朗寫了第一個故事《亞森羅賓被捕》,擺明了不想繼續寫!出版商乍一看的心情肯定是:臥槽,兄弟你這是在搞我嗎,第一篇就寫被捕這個系列要怎麼搞?
但轉念一想,這個套路更好啊,埋一個大懸念,下一篇就可以讓他越獄,一方面盤活系列,一方面說明羅賓神通廣大!越獄這種活咱法國男兒陌生嗎?遠的不講,《基督山伯爵》裡不就有個著名的越獄嗎!這麼搞,走著!
於是亞森羅賓登場了,料事如神,來去如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至於和福爾摩斯對決這種兩大IP交流的事,其實也是有先例的,福爾摩斯就在《血字的研究》裡面評論過愛倫坡筆下的杜賓偵探,至於為什麼要略勝福爾摩斯一籌麼,因為是我亞森羅賓的主場嘛。不過這部對決作品評價普遍不高,存在為黑而黑的痕跡,極大可能是出版商炒作需要。
再次苛刻地講,賊成為偵探小說主角亞森羅賓當然不是第一個,柯南道爾的妹夫除外還有一個英國作家恩斯特·威廉·洪納也寫過,不過盧布朗把它的偶像福樓拜莫泊桑的自然主義文學味道帶到了書裡面,讓亞森羅賓參與一些真實的歷史事件,和福爾摩斯一樣極大加強了人物的真實性。
和福爾摩斯正直的形象向左,刻畫了一個走在灰色地帶的多層次形象,這種形象對於年輕人來說簡直沒有抵抗力。
既然啥都不是第一個,為啥亞森羅賓還成了經典?這個要放在法國偵探小說的環境下來看:
在福爾摩斯確定了偵探小說的很多細節和模式時,法國這裡啥都沒有,盧布朗開了這個先河,他開了法語偵探小說的頭。
亞森羅賓在讀者支援下,加上盧布朗本身文筆出色,系列作品數量非常可觀,甚至超過了福爾摩斯——這個對於塑造一個IP來講非常重要。無論是柯南道爾的妹夫赫爾南還是恩斯特·威廉·洪納,都沒有把人物長期運營下去。現在回想一些著名的神探,幾乎都是系列作品的主角:福爾摩斯、波羅、馬普爾小姐、布朗神父、金田一耕助、明智小五郎、御手洗潔、湯川學……
這麼做的一個好處就是延伸了作品的閱讀壽命,以至於後來影響了古龍、江戶川亂步、以及天樹徵丸和青山剛昌——楚留香、怪盜二十面相、紳士怪盜、怪盜基德幾乎都是受其影響的人物。
偵探小說從福爾摩斯時代到黃金時代(其實可以說到當代),跟風作品不斷,有的直接套用模式、照搬軌跡,有的則像羅賓這種反模式中又遵從偵探小說的習慣,盧布朗的亞森羅賓也給偉光正的白道偵探隊伍加入了一個很有喜感的灰道偵探。
首個灰道偵探形象不是羅賓,他卻是一個把這個形象完完全全立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