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緣齋主
-
2 # 伶官撰
周宣王是西周第十一個君王,周厲王之子,在位46年。在位前期勵精圖治,效法西周初期的文武成康,使得周厲王留下的爛攤子得到扭轉,有中興之治。但是到了晚年,窮兵黷武,接連失敗也不罷休,且濫殺大臣,導致自己也死於非命,又給後代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可謂是虎頭蛇尾,功過參半。
前期中興之治。周宣王在還是太子的時候,經歷了華人暴動,召穆公用李代桃僵,用自己的兒子頂替周宣王被華人殺死。等到周厲王死後,周宣王在共伯和、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諸侯的擁立下繼位。當時的西周王朝吏治敗壞、百姓離散。周宣王於是下令修復公室、廣進諫言、安頓百姓、修繕武器;興畋狩禮樂,法文、武、成、康之遺風,並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韓侯、顯父、仍叔、張仲一幫賢臣輔佐朝政。又征伐獫狁、西戎、淮夷以及當時被稱為蠻夷的楚國。使得衰落的周王室權威得到恢復,諸侯又重新朝見天子,四夷鹹服。在臣服諸侯的同時,又分封了申、呂、韓、鄭、樊等國。效仿先祖興畋狩之禮,在東都雒邑會見諸侯,重現了周初諸侯朝覲的盛況。
後期王道的衰落。周宣王自己的個人喜好,干涉魯國的太子人選,強行廢長立幼,導致魯國內亂,周宣王出兵平定魯國內亂。這件事導致王室的權威大減,諸侯又開始不尊王室之命。不聽勸諫,不行藉禮,聽信寵妃的誣告之言,而連殺杜伯,司空錡等大臣,失信民心。多年的征戰,國力消耗殆盡,晚年仍然不止干戈,持續對周邊部族用兵,且屢敗屢戰,導致王師損失嚴重。
綜上,周宣王在位,雖然出現了短暫的中興,但是後期,把前期中興的成效全部敗壞完了。到死的時候,周王室面臨的狀況恢復到了他繼位之初的水準,從長遠的歷史看,對西周王朝的命運沒有帶來實質的改善。周宣王不是一個昏君,但是中興半途而廢,也算不上明君,只能算一箇中庸的君主,年輕時因受過苦難,而有所作為,到了年老就犯了很多毛病,跟常人無異。
-
3 # 風光藝境
周宣王(?—前782)是中國西周第十一位君王,周厲王之子,姬姓,名靜(一作靖),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在位。
周厲王治國無道,諸侯不再朝覲周天子;且與民爭利,激起民憤。前841年華人(指住在周及諸侯國都城及其附近的居民)暴動,攻王宮。周厲王被逐出王都,流死於彘(今山西霍州市東北)。
周厲王死後,大臣共立姬靜為王,是為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後,勵精圖治,救偏補弊,整頓朝政,同時強力反擊時常擾境的戎、夷。宣王發兵攘逐西北獫狁的侵擾,反攻至太原(今甘肅鎮原縣一帶),迫使其遠退西北,穩定了北境。復討伐侵犯江漢地區的淮夷,沿淮水向東推進,征服當地大小方國,並出兵征伐荊蠻(楚國),開拓了東南荊楚徐淮地區。為了鞏固對南土的統治,周宣王將其舅父申伯徙封於謝(今河南南陽市)。
宣王的得力舉措,使得已經衰落的周王朝一時復興。周勢復振,重樹了王朝的權威,諸侯來朝,史稱宣王中興。
宣王中興,為時短暫。面對取得的輝煌業績,周宣王有些頭腦發熱發昏,出現了失誤。前797年,周師討伐太原戎、前792年攻討條戎與奔戎,均遭敗績。前789年,周師與姜氏之戎的千畝(今山西介休市南)之戰更遭大敗,喪失了徵調的南國之師。宣王濫用武力,大損人力、物力與軍力卻無所得,國勢漸衰。
周宣王即位之初,便不聽勸諫,違背規制不藉千畝(不遵行帝王耕種藉田的制度;一說廢除在籍田上的奴隸集體耕種)。藉田是古代帝王在京城附近佔有的土地;每年春耕前,天子、諸侯都要親耕藉田以勸勵農桑。周宣王廢除天子以身作則的藉田制,為後世所詬病。
宣王晚年出於私心,又幹預魯國君位繼承;他以私愛立魯武公少子為太子,引起諸侯的不滿。
周宣王的主要功業是討伐侵擾周境的戎、狄和淮夷,但其過錯亦是不惜民力、物力,用兵有些頻繁,招致敗多勝少,削弱了國力。
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縱觀其為君之所為,可謂是前明智而後昏憒;中興成於明智,走衰緣於昏憒。
周宣王辭世後,子宮涅(周幽王)即位,社會矛盾益為加劇,終於導致西周的覆滅。
周宣王在位時間是829BC~783BC。他繼位之前,由於他父親周厲王暴虐無道、與民爭利,導致鎬京發生“國人暴動”,周厲王本人也被驅逐並死在彘地。周宣王繼位後,一度任用仲山甫、尹吉甫等賢臣,改革周厲王弊政,先後討伐獫狁、淮夷、徐國、荊蠻楚國並獲得勝利,出現了“宣王中興”的短暫局面。但周宣王剛愎自用不聽大臣進諫,隨意干涉魯國君位繼承,殺害忠臣杜伯和左儒,對西部的姜戎用兵卻在千畝之戰中慘敗導致“南國之師”損失殆盡。周宣王死後僅僅13年,西周就被犬戎攻破了宗周鎬京,周宣王的兒子周幽王成為亡國之君。如此看來,周宣王算明君還是昏君?應該怎麼評價這個人?
回覆列表
周宣王應是功過各半(即前明後昏的一代帝王)。
周宣王是周厲王的太子,周厲王不行仁政,老百姓最終忍無可忍發動了"華人暴動",憤怒的國民沒有找到周厲王,就找到了太子子靜(即後來的周宣王)算帳,大臣召公用自已的兒子替換太子子靜死了,把太子子靜藏在自已家養著,這就是最早版本的″趙氏孤兒"。國民暴動後,周公,召公共同執政,當時叫"共和執政"。太子子靜在召公撫養教育下,成為周成王那樣的高素質天子,後來太子子靜繼承王位,成為周宣王。 周宣王繼位初期,政治上任用召穆公,仲山甫,顯父等一大批賢臣,軍事上借諸侯之力任用南仲,方叔陸等討伐西戎,楚國等國,使西周的國力得到短暫恢復,史稱″宣王中興"。周宣王晚年對外戰爭連連失敗,尤其在千畝之戰敗於姜戎,南國之師全年覆滅,國力衰敗,加之獨斷專行,不進忠言,濫殺大臣,使宣王中興懸花一現,為西周在周幽王時滅亡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