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帶娃叨叨叨
-
2 # 貴州小會
媽媽要上班了,家裡的寶寶也可以斷奶,寶寶最適合斷奶的時間,一至兩歲,但是大多數的寶寶都是一歲就斷奶了,斷奶了喝奶粉和牛奶,媽媽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寶寶的狀態來吧。
-
3 # 稻田裡有青蛙
一般六個月建議母乳餵養,提高抵抗力,六個月後可以慢慢的讓孩子新增奶粉,我家大寶一出生就是吃奶粉的,沒吃過母乳,抵抗力沒有吃母乳的小孩好,但是人很聰明,反應很快。八個月可以斷奶了,因為可以吃奶粉還有輔食了。
-
4 # 王榮輝快樂育兒
上星期和一個寶媽聊母乳餵養的事,她家寶寶八個月了,還在夜奶,嚴重影響了母子睡眠質量,媽媽感覺很累,母乳質量也不高,所以想給寶寶斷奶,希望我能夠給她提供一些建議。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母乳對孩子的重要性。
從營養方面來講,母乳中含有大量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質,還可以吞噬細菌和毒素,能有效增強嬰幼兒免疫力,保護嬰幼兒呼吸道和腸道健康,減少他們的患病機率;此外,母乳營養豐富,富含脂肪、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等,極大滿足了嬰幼兒的發育需求;另外,由於母乳比奶粉等要香甜可口,寶寶易於接受。
科學研究表明,寶寶未滿1歲前,母乳對寶Bora說還是最好的營養品。而當寶寶處在2歲之前的學步期時,繼續餵養母乳有利於撫慰學步給寶寶帶來的壓力與緊張感。
從情感上講,母乳是連線媽寶感情的紐帶,是雙方溝通和享受溫情的方式。
所以,母乳對寶Bora說是最理想的食物。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至少喂到1歲以後;而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餵養到2歲及以後。
那麼,什麼時候給寶寶斷奶最好呢?媽媽們要不要掐個時間點比如春季或者秋季來給寶寶斷奶呢?其實,我們一定不要過於如此的教條,一定要從寶寶的實際發育情況出發的,而不是刻板地在某個月份、某個季節給寶寶斷奶。
當寶寶出現下面這些訊號時,媽媽們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斷奶了:
1 ▪ 能吃的輔食種類比較多,對母乳的依賴逐漸降低了;
2 ▪ 飲食逐漸轉向固體食物;
3 ▪ 對母乳的興趣下降,吃奶時容易分心,喜歡東張西望,甚至跑開;
4 ▪ 能適應母乳以外的乳製品。
接下來,我們知道用什麼方式給寶寶斷奶最好呢?
斷奶是個技術活兒,不合理的的斷奶方法會加重寶寶的身體負擔,更嚴重的是會給寶寶留下心理陰影,降低寶寶的安全感,影響後期性格形成和人格培養,傷害寶寶一生。
斷奶得分兩步走,停奶和代替。在斷奶的過程中,逐漸為孩子增加固體食物,補充其他乳製品,還有情感撫慰等等,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
斷奶過程中的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呢?
1. 不要以物代人,應該用人替代人。例如:爸爸可以充當安撫寶寶的角色。用其他親人的愛和陪伴來填補寶寶失去乳房慰藉的失落感。而不是當寶寶想吃奶時用玩具之類的物品吸引他的注意,讓他忘記想吃奶這件事。
2. 漸進斷奶,不要一刀切。寶寶一天天的長大,透過一段時間新增輔助食品,寶寶已經慢慢地適應了各種食品,吃媽媽乳汁的次數也愈來愈少,到不再依戀母乳時,就可以逐漸給寶寶斷奶了。斷奶太突然,寶寶的身體和心理都不能接受與適應,非常容易生病,嚴重的還會對寶寶的身心健康造成一些不良後果。
3.準備好接受寶寶的“退步”。寶寶斷奶期偶爾會出現幾次馬拉松式的吃奶期,就好像又回到了新生兒時期一樣。這是因為,寶寶經歷斷奶期時,就像探險家在逐漸探索新的領域, 需要經常回到老基地來定定心,而這個“老基地”、“老朋友”就是母乳,這是幫助寶寶從已知走向未知,從依賴走向獨立的正常現象,千萬不要覺得又功虧一簣了,而感到沮喪、崩潰。現在接受了寶寶的需求,然後他會給你意外驚喜的。
4.填補寶寶失去母乳的“空虛”,用其他事物、替代品等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對母乳的重視程度逐步減小。
5.撫慰體恤寶寶,對寶寶給予心裡和身體上的安慰,抽出更多時間陪寶寶。多陪他們說說話,一起玩耍,有利於斷奶的進行。面對斷奶期寶寶的哭鬧,媽媽最好微笑著抱著寶寶,輕聲安慰、誇獎寶寶,用手輕輕撫摸、拍打等。
總之,斷奶既是一個營養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問題,要引起媽媽的高度注意。慢慢斷奶,就是讓嬰幼兒適應這種營養與心理的轉變過程,避免或減輕這種過程對嬰兒的影響。
-
5 # 章魚哥的漢堡王
斷奶一般在一週歲左右就行,我兒子8個月的時候斷奶的,我沒什麼奶水,而且也要上班了,給他喝的君樂(le)寶樂暢奶粉營養也還可以,所以直接就斷奶了
回覆列表
如果題主奶多的話建議一直喂下去,直到自然離乳。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沒有之一。
其實母乳是一種“智慧”食物,它會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在任何階段都富含營養。關於母乳,美國兒科協會以及國際母乳協會建議,最好能母乳餵養到2歲或2歲以上,而國內兒科醫生提議:純母乳餵養到6月齡,儘量堅持母乳餵養到一歲。因此,為了寶寶,請媽媽要堅定母乳餵養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