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a剪輯
-
2 # 商海街角
這是六、七十年代的老領導,用管理六、七十年代的員工的方法來管理90後,相對比所發出的一種感嘆。
其實不是90後難管理,是我們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當時國家經濟不發達,各行各業都處在建設的初期,家庭收入不高,生活還不富裕,全華人民都處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需求上,工資是生活的唯一來源,穩定的工作是生活的唯一保障。另外社會上也沒有那麼多豐富的工作崗位供就業者選擇。工作崗位是一個稀缺資源,為了保住這一飯碗,大部分有思想、有想法的職工,以及與領導有不同意見時,都不願意直接表達,往往選擇被動接受,或者保持沉默。外在表現為總是能夠按照領導的意願去行動,給老領導造成了好管理的假象,其實在我們這一個大家庭中,任何時候都不缺乏有理想,有智慧,有想法,有創新的年輕人。也不是領導的每一項決定,都能100%的讓部下全部滿意。
而90後,是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富民強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工資已經不是家庭和他們生活的唯一來源,他們也不靠工資來維持其日常生活。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創業機會和足夠自由的工作崗位,換一份工作跟66 、70年代逐級審批相比,簡直太容易了。他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興趣愛好,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像六七十年代國家分配那樣不能自由選擇。他們工作也不是為了解決生活所需,為了家庭日常的柴米油鹽,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抱負,為了詩和遠方。
所以我對90後年輕人的管理是:
1.給他們以充分的尊重;
2.為他們搭建多元發展,迸發活力的平臺;
3.允許他們犯錯,鼓勵他們創新;
4.讓他們感受到企業內部也有其創新發展,展示自己的空間和舞臺,並且是他們實現夢想抱負的理想場所。
總之,讓他們愉快的工作,快樂的成長,工作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90後,一樣有責任,一樣有擔當,一樣敢拼搏,喜歡創新,勇於嘗試,是企業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就我個人認為,90後其實不是那麼難管理,我們要善於發現他們的特點,善用他們的長處,把他們的優勢充分的挖掘出來,不斷激發他們內在的活力和動力,他們必將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覆列表
90後員工成為了職場主力軍很難管理,傳統的用於管理80後70後的方法在他們身上完全行不通,是90後真的難以管理嗎?其實是管理模式的滯後,90後已經成為了職場的主流,而管理方式還在沿用過去的那一套照搬套用當然是不行的,90後一言不合就會辭職,他們辭職的理由在老職場人看來是挺奇葩的,比如說不喜歡公司的廁所,不喜歡公司的食堂,不喜歡公司的某某人,這些都能夠成為他們辭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他們沒錯,因為這是一個更加追求個性追求興趣的時代到了
現在的工作已經不再是為了單純的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即使短期內不工作也餓不死人,物質水平的提高才有了追求個性和興趣愛好的可能,其實90後在職場非常務實,他們不會盲目去創業,他們知道創業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衡量,他們不更加理智不會一時衝動選擇創業,就算是創業他們也會選擇和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所以更多的情況是90後悔選擇在公司上班,同時和幾位朋友一起在興趣點上做一些小而美的創新,耕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作為管理者不應該簡單的去想著如何“管理”90後,而是應該充分的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去引導他們,去走進他們,管理者如果想著去排斥90後,這是萬萬要不得的,因為時代在進步最後被淘汰的一定是沒有做到與時俱進的管理者90後終將勝出
那種老員工之間相互監督的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就更別用在90後身上了,群眾監督在以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發揮過重要作用今天還想用,最終只會讓員工一言不合就辭職全部走光,90後非常強調尊重,是員工的問題嗎?我覺得這是時代的進步,員工不再只是公司的一顆螺絲釘而是能夠發揮創造性的人,生產流水線上的單調重複的工作還是交給機器去完成吧,當90後大批次走上管理崗位的時候管理沒收肯定更加人性化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