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子釣魚
-
2 # 光頭魚司令
想起小時候老人說的一句俗話“千年草籽、萬年魚、水過白天自生魚”,這句話的意思是隻要有水就有草,有草就有魚。其實光頭一直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直到有一個經歷以後才知道。
光頭老家有一口大缸,以前老式的大缸,口徑估計1.2米還要多,小時候夏季經常在水缸裡洗澡。後來在魚缸裡養魚,搞了點水草,河裡抓的小魚。但是翠鳥經常來吃魚,河裡抓來的魚,不夠喂鳥的,後來不養了,把水舀出來,水缸裡面的土和水草都搞出來,把水缸清洗乾淨。
也沒有從新放水,到了第二年由於雨水的原因,水缸內有水了,這時候又發現有翠鳥落在魚缸上,過去看原來有魚了,一群一點點大的小魚苗,很小很小,不知道哪裡來的。
有可能是翠鳥在捕魚的過程中,魚卵附著在翠鳥的羽毛裡被帶入水內。不過有些老年人說,有可能是一些,鳥放生的魚,這個具體說不清楚。
還有一次,是家裡建房,要回填地基,就在村裡池塘裡取土,池塘比較淺,都乾枯好多年了。取土回填的時候下了連續雨,毛毛細雨下了半個月左右。回填土挖的坑裡面有水了,雨過天晴發現裡面很多小魚苗,池塘已經幹了好幾年了,估計是魚卵還沒有死,還能孵化。
這可能是是因為魚卵的外表是由一層特殊的膜包裹,能夠抵禦乾旱、炎熱以及低溫等惡劣環境,一旦乾涸的池塘或水坑有水流入,如果水溫適宜,“隱藏”在泥巴中的魚卵便開始孵化。也有可能是,魚卵受到其他影響被帶到其他地方,在下雨的時候水流就會將泥沙和魚籽的混合物衝到低窪地帶,而那些原本沒有魚的水坑就自然而然“長”出了魚。
這也是“千年草籽、萬年魚”的由來,總的來說,大自然孕育生命的方式很奇特,越是瞭解越是對於大自然很是敬佩的原因。
朋友們,你們覺得池塘裡沒有放魚魚兒是哪裡來的?
-
3 # 踏火逍遙說魚
高山腳小溪內的魚兒是哪來的,有人講是螞蚱籽變的,對嗎?
這個問題踏火小時候也有過疑慮,在一些小溪裡面明明下游的魚是不可能游上來,更不可能有人在這放養魚苗的情況下,小溪中會出現魚類。甚至是在一些很偏僻的山腳下的水田裡同樣會出現泥鰍、黃鱔這些。那這些是不是螞蚱卵變的呢?
其實這也只是以前人們對魚的認知較少而造成的,特別是在一些河邊、湖邊的水潭裡有時天氣乾旱時水潭裡的水完全乾涸之後長滿草,甚至是出現螞蚱,但是當雨季到來之後,下幾場雨之後,潭裡的水又滿了、螞蚱也不見了,這時人們就經為魚是螞蚱產出不的卵變成的,其實這是完全不合理的一種猜想而已。
這裡面真正的原因就是土壤中含有魚的卵粒,只要有水及水溫適宜這些魚卵就會孵化成魚苗,這時水體中就會出小魚了。自然界中魚卵的生命力會比魚的生命力強很多,只要溫度合適其能在乾燥沒水的地方一直存活下來,等到條件合適時便可以孵出魚苗。
在自然環境下魚所產的卵可以在泥土中存活,有時甚至可以在乾燥的土壤中存活並隨風到往處飄揚都沒事,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沒魚的地方挖個坑只要有水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有魚的原因。所以踏火個人以為,高山腳下小溪內的魚還是之前魚的所產的魚卵繁殖起來的,並不是螞蚱籽變的。
-
4 # 不是浪漫的罪名
這個魚籽或者蝦籽都是可以乾乾到一定程度,然後會隨風飄揚,待飄到其他河流後如果滿足孵化條件就會孵出鹹魚小蝦,以前我也不信,自從親手孵化了豐年蝦卵後我覺得大自然太奇妙了,淘寶有賣,挺有意思的,就跟表示買的蝦子腐竹那個蝦籽是的,但是更幹,據說可以風乾後儲存很久也沒事,屁輕屁輕的,很容易吹走
-
5 # 絾南往事
我是農業領域的優質作者,關於農業的問題可以多多和我交流。
在我們的常識中,魚類是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輔助運動的脊椎動物。一句話,“魚兒離不開水”。同時,魚類也是地球上各種水體的親密搭檔:無論是浩瀚大海、靜謐湖泊、湍急江河,還是田間溝渠、高溫泉水或地下暗河,都可以見到形形色的魚。魚類是輕鬆適應和駕馭水域環境的高手,是脊椎動物中最繁盛的一支。我想你主要問的是小魚是怎麼到山上的,有可能是魚兒逆流而上,或者是透過涵洞遊動,比較可能的就是發洪水沖刷來的,你說小溪一產生就有魚了這可能是之前小溪乾涸了,下了雨以後小溪裡之前的魚卵孵化而來了。
1 這個地方本來是有魚的,這些魚在乾旱來臨之前就會產卵,並將卵埋在淤泥裡,親魚會因為乾旱而死亡,但魚卵能活幾個月,在下次雨季來臨時,就會孵出小魚了。2 因為下了大雨,附近的魚塘被水浸沒,裡面的魚或魚卵被衝了出來,並在窪地上孵化或成長。3 因為鳥類或其它動物到水邊捕魚,把魚卵帶到了窪地,魚卵就會孵化為小魚並在窪地成長。這也是魚類傳播的方法之一。如果你在裡用大缸放一缸水,無論多久也不會孵出小魚。
回覆列表
民間講“千年草籽,萬年魚”,是說草籽在經過千年的變化依舊可以生根發芽,魚籽在經過萬年的時間遇水仍然能夠孵化出魚苗來。這說明草籽和魚籽都具有超強的生命力。
這些其實都證明了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