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洋洋1
-
2 # 安德烈卡卡
人要把一件事或者專案,工程做好,做成功,他得有一個稱得上不錯的計劃,然後要始終有人去執行,去貫徹,而這些人從上到下還得是幹實事的,在事情的進展中,我們能看到有成績做出來,事情的有些部分是的確完成了的。
日本人發展足球,不僅僅是剛開始有個夢想,他們的確是有一直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日本足球一直都在進步。可惜,這麼多年中國足球看起來,不像是在進步,反倒是在退步,世界足球一直都有國家在進步,像比利時,巴拿馬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足球這個東西有時候就是不進則退。
在日本足協總部,總是能看到“百年構想”的口號和願景,二十多年前,日本足球並不好,他們選擇以巴西足球為藍本發展,一學就是二十多年,日本足球的堅持,最終讓他們看到了進步。從1998年的第一次世界盃,到後來每次世界盃都有日本隊的參與,而中國隊從2002年進軍世界盃後,缺席世界盃一直到今天。
日本的很多球員都在歐洲闖出了名堂,不同於原來歐洲鮮有日本球員出現,現在的日本國家隊,有不少是在歐洲頂級聯賽效力的,英超萊斯特城的岡崎慎司,剛剛從科隆轉會到不萊梅的大迫勇也,美因茨的武藤嘉紀,效力法蘭克福的長谷部誠,效力過AC米蘭的本田圭佑,多特蒙德的香川真司,在西甲赫塔菲的柴崎嶽。太多太多,就算是原來的中國隊也有在歐洲頂級聯賽效力的球員,也遠遠比不上如今的日本。而現在的中國隊,則是完全倒了過來。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說過無數次的日本青訓,他們的青訓足球基礎十分龐大,就像一座金字塔,源源不斷的為頂層輸送血液和能量。很多日本球員的終極目標甚至不是金錢,而是足球夢,他們渴望有朝一日能夠征服世界,而非我們的球員們,能拿到高薪永遠是最重要的。
u23政策讓很多未滿23歲的中國球員享受到了很多人都沒有享受到的待遇,既然已經高薪,他們就沒想要走更遠,還一直在堅持足球夢想的張玉寧同學,現在還與夢想中的自己離得很遠。
中國足球還差的遠,不知道足協有沒有也在效仿,也在努力做實事,我們目前拿出來的,我貌似只看到了重金堆出來的少的可憐的效果。
另外,日本現在不是亞洲二流了,穩穩的亞洲一流球隊,而中國,我也不知道是二流還是三流了。
-
3 # KoJa文班
工匠精神。
可以說是 麗本人 做事的 基本 根性。
這種根性 使
他們 造出來的 產品就是 超越別人很多的高階和精品,
他們 幹出來的 事情就是 對別人來說 是楷模和教科書。
-
4 # 希先生丶
日本隊在亞洲足壇根本排不上名次,不僅身體素質不達標,甚至足球技術還不及現在中甲的實力,那時候,中國隊踢日本隊的比賽,基本都會贏兩個球以上。直到1988年,日本足球開始改革,創辦了職業足球聯賽(J聯賽)。日本的職業足球聯賽成立之初,日本足球就對本國的足球風格、打法進行了探討,認為身體素質是基因問題無法改變,只有學習巴西,走技術足球才是最後出路,日本足球的風格比較統一,從J聯賽到各級國家隊,包括女足在內,都是以傳控為主的技術型打法。30年來,日本隊的足球風格從沒改變,一直在堅持巴西隊的踢法。由最初的形似,到後來的神似,一直到現在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風格。這和日本人的身體素質有關係,一方面日本人身高較矮,也不強壯,但相對靈活度高於其他球隊。於是“揚長避短”就成為了日本隊一直堅持的核心,事實上,日本足球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對歐洲球隊的成績一度非常差。上世紀90年代,日本隊曾經輸給法國隊5個球,1998年法國世界盃,日本隊首次參賽還輸給了牙買加這樣的不入流球隊。但日本足球沒有質疑“技術足球”的核心,一直堅持學習巴西。直到2000年和2004年兩屆亞洲盃,日本隊全部奪冠,他們賞心悅目地打法被譽為亞洲的“巴西隊”之後的世界盃賽場,日本隊雖說還不夠強隊的實力,但是他們的水平已經接近了歐洲二流。2002年世界盃,日本隊主場作戰,擊敗了俄羅斯、突尼西亞這樣水平相當球隊,逼平了歐洲紅魔比利時隊,首次小組賽出線打進16強。本屆世界盃更是成為了第一支擊敗南美球隊的亞洲球隊,其日本隊的成功經驗看似簡單,實際執行起來卻需要很大的耐心。中國國足也曾學習日本,找到自己的“老師”進行效仿,先後學習過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但均沒有成效。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不管我們學習哪一個強隊,都不可能短時間成功,比如德國足球屢屢稱霸,可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另外,國足似乎還沒有真正發現自身的弱點和優點,中超聯賽的恆大可以衝出亞冠參加世俱杯,與皇馬同場競技;國安在早期可以雙殺米蘭;泰達可以在亞冠戲耍世界級後衛整場...這樣來看中國足球難道真的一文不值嗎,只是對於國足來說,頻繁換帥、頻繁更換政策、頻繁變換打法,讓本就不易的成功之路變得更加曲折。如果國足依舊無法認識到這一點,恐怕世界盃的門票,依舊沒有希望。
對於日本隊來說,雖然最終日本隊沒能更進一步,但是這樣的表現也足以激勵整個亞洲足球,亞足聯主席薩爾曼也表示:日本隊代表亞洲足球打出了世界級的表現。
回覆列表
我認為日本的足球政策貫徹統一,80年代以後,日本的足球理念基本沒變,堅持幾年後才有這樣的結果,不過由於亞洲足球整體很弱,日本才能脫穎而出。至於中國足球,最弊病的就是政策不統一,一會任意球高中鋒,一會技術流,一會身體流,結果啥啥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