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運動康復王帥

    “關節置換”這幾個字讓很多人聽而生畏,在普通人看來,關節置換就是“換假肢”,把整個關節都換掉,這種想法,也導致了很多人對關節置換的誤區,下面我就從科學角度給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膝關節置換的地位

    關節置換被稱為21世紀最為成功的外科手術之一,是公認的對嚴重關節炎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當股骨關節面軟骨發生磨損時,就會導致相鄰的骨面發生摩擦,變得粗糙,增生,坑坑窪窪。

    膝關節置換

    瞭解了上面的介紹,就能來了解膝關節置換了,當人體的膝關節發生過度磨損時,就需要進行關節的置換,而關節置換並不是你所理解的那樣,把整個關節都換掉,而且像“鋪地板”一樣,當你家的地面坑坑窪窪時,我們就在上面貼上瓷磚就變得平整很多。這樣理解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可怕了呢。

    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膝關節置換術也越來越微創,而且置換的面積要根據磨損的情況,大多數的人並不需要全部置換,而是做部分置換,能保留多少保留多少,這樣對於膝關節後期功能的恢復也有幫助。不說了,直接看圖。

    綜上所述,膝關節置換術對於膝關節關節炎嚴重的,效果是很好的,而且置換並不是換掉所有的關節,也不是換假肢,所以危險性是很低的。

  • 2 # 廣東骨科專家團

    凡是手術,總是存在風險的,所以膝關節置換手術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但是,風險自然有大有小,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

    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從哪裡來呢?

    膝關節置換手術本身並不複雜,因此手術失敗的機率很低。風險主要存在於手術之後可能出現的感染。膝關節置換手術出現感染是非常嚴重的併發症,感染所引起的疼痛也是非常難以承受的。感染會導致所置換假體的鬆動,也就意味著手術失敗。如此,便不得不進行翻修手術,只是療效自然大不如前。

    如何有效規避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呢?

    一方面,膝關節置換手術失敗機率雖然很低,卻也不得不防。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選擇正規的大醫院、有經驗的專科醫生進行手術。選擇進口的置換假體,雖然價格稍高,但是手術效果更好,術後出現感染的風險也相對較小。

    另一方面,避免手術後出現感染,就要堅持定期的複查複診,即使是發現感染症狀也能爭取及早治療。謹聽醫囑服用藥物並配合進行相關的康復鍛鍊也是必須的,多休息,菸酒方面自然也不能“放任自我”。

    總而言之,膝關節置換手術的危險不大,可以不用過於擔心憂慮。唯一要做的是,做好充足準備,以最佳狀態迎接手術,手術後積極配合促進康復,擁抱健康生活。

  • 3 # 骨科王健醫生

    李大爺自從上次找了骨醫生諮詢後心情開朗了不少,彷彿快要嗅到公園青青草坪的清香,可回家跟家人一商量卻又被澆了冷水。原來家裡人都認為李大爺年紀大了,膝關節置換一聽就是個大手術,手術會不會很危險。這不,愁眉苦臉的李大爺又找了了骨醫生。

    【李大爺】:骨醫生,你看我都70歲了,做膝關節置換會不會很危險呀?

    【骨醫生】:李大爺您別慌,年齡不是手術的禁忌症。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但只要做好充分的手術前後的評估和準備工作,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骨醫生】:手術前我們會進行以下評估:

    1. 再次確認患者適不適合做膝關節置換,即醫生常說的有無手術指徵。

    2. 評估患者的區域性情況,透過臨床檢查和影像檢查全面瞭解髖關節的情況,針對不同患者制定合適的手術方案。

    3. 評估患者的整體情況,瞭解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腎功能和凝血功能等,有無不能耐受手術的情況。

    手術後我們會做好以下工作,保障安全和爭取早日康復:

    1. 時刻關注手術後患者的整體情況;

    2. 關注手術後膝關節的情況,做好止血、止痛、防範血栓形成等工作;

    3. 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鍊,爭取早日下地。

    【李大爺】: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我這就告訴家裡人。骨醫生你這麼靠譜,手術我還找你做!

  • 4 # 汽車機械事故鑑定

    謝邀。這個我不太懂。我身邊有同事的母親做了這手術,比較成功。不管什麼手術都是有風險的,當然,現代科技比較發達,一定會把風險降至最低,特別是年紀大的,在置換之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檢查各項指標,在各項指標不達標前不要盲目手術,這樣會對術後恢復有影響。手術後老人恢復較慢,後期行走有一定影響,走路時會有點跛。當然相比較術前的疼痛要好得多丁。

  • 5 # 骨科小黑鍋

    入院抽血化驗結果: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指標、感染指標等專案如果有異常,那必須給予相應處理後再考慮手術治療,如果此時不顧檢驗結果的異常,可能導致手術中大出血、麻醉意外、甚至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你說危險不危險?

    入院檢查結果:胸片、心電圖、老年人的心臟超聲、下肢靜脈超聲檢查等等,同化驗結果一樣,如果常規檢查都有異常了,則需要請相關專科科室會診協助診治,必要時加做相關檢查,明確排除手術絕對、相對禁忌症後方可手術。

    基礎疾病的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等基礎疾病必須控制病情平穩方可手術,如若不然,手術肯定是危險的。順利的話是僥倖,不順利那醫生肯定要背鍋了!

    以上的因素是術前必須要準備的,可以保證患者以一個相對正常的身體體質去接受一臺手術,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手術風險及術後併發症的發生,這個階段的危險因素是人為可以控制的。

    人為不可控制的因素

    主要是指正常手術後,患者由於本身個人差異及手術質量的好壞決定!

    對於每一臺手術,我相信每一個醫生都是竭盡全力去做,不會像患者跟患者家屬想的那樣,送了禮物就做好一點,沒送就做差一點!但是,由於個體的差異性決定,做手術不像是做罐頭,每一個做出來都一樣,基礎疾病較多,年紀較大的術後出現併發症的機率相對較大,但並不是意味著沒基礎病的年輕人,手術後就不會發生!這是個機率問題,發生了就是100%,不發生就是0。醫生能做的就是按照前人的經驗及自己的臨床實踐,給予預防和治療,但因目前醫療條件限制,並不能時時做到最好,從這方面來看,這個是屬於手術後不可控制的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女朋友了,不應該和其它異性有來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