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實戰乒乓球教學
-
2 # 骨科小黑鍋1、早期功能鍛鍊,保證膝關節彎曲度及伸直,避免瘢痕粘連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由於手術部位切口疼痛,於彎曲膝關節的時候疼痛劇烈可能導致患者術後不願意活動膝關節(雖然目前關節外科無痛病房已可保證患者關節置換術後疼痛不甚明確,但大部分患者還是存在恐懼心理!)
①早期少走路,每日於床上聯絡伸直及彎曲膝關節,至少保證膝蓋能伸直及彎曲至少90度(藉助下圖膝關節活動度治療儀輔助);早期可下地行走,切記每日走路別過多,以免引起膝關節腫脹,影響康復信心;
②術後於臥位、坐位、站立位均可鍛鍊股四頭肌肌力,以達到穩定膝關節的作用,注意兩隻腳同時練習,避免一隻腳肌肉萎縮,具體方法可參考小黑鍋寫過的文章【膝關節康復及保護的科普】;
④膝關節切口附近區域性冰敷,有利於消腫,以達到膝關節最大的彎曲及功能恢復。
2、出院後注意休息、避免勞累,禁止劇烈活動及重體力活,扶拐行走①患者出院後每日不能行走過多(要時刻知道自己的膝關節已經不是正常人的膝關節了,別把自己想象成鋼鐵俠!),應該避免劇烈的跑跳、登山、廣場舞、爬樓梯等傷害膝蓋的運動;
②建議患者出院後扶單拐行走,可以將患者上半身的重量透過手臂及柺杖分散,不至於給手術後的膝關節過大的負荷;
3、體重過大者,建議減肥有人會問了,不是說叫我們少活動嘛!不讓跑跳,不讓登山跳舞,爬個樓梯也限制還怎麼減肥?我想這也是很多患者經常門診問到的,個人建議可以透過飲食控制、飲食療法來減肥。
此外,游泳對於膝蓋不太好的人來說,是不二之選,減少膝蓋負重的同時也起到鍛鍊效果,而且是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鍛鍊。
4、遵管床醫生醫囑,出院口服藥物及定期複查目前膝關節置換的患者朋友出院的時候,我們一般會給他們帶1個月的止痛藥(如果醫保允許的話),就算Ta不痛也要帶,因為回家後鍛鍊過程肯定會引起疼痛,早期給予止痛藥治療有助於減少人體炎症因子釋放的量,從而起到一個超前鎮痛的作用;
因此患者朋友在回家鍛鍊的同時,膝關節引起疼痛是正常的,遵醫囑口服藥物就行,如果不痛反而說明你有可能沒有達到鍛鍊效果!最後就是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回來複查,有什麼問題及時反應,最後融入社會,發揮自己的對社會對家庭的作用!!!
-
3 # NZH6955750723
個人拙見:康復訓練,要視具體恢復情況而定,有醫生指導是最好的。適當可以做一些簡單活動,鍛鍊髖關節屈伸功能及腿部肌肉力量。
回覆列表
六週是分界線,人工髖關節置換後不要急著進行高強度康復訓練。因為髖關節是一個球窩型關節,當裝上人工髖關節後,它會有一個穩定的過程。為了預防脫位,原則上,六週最好是兩個月內不要做太多的活動,但可以在輔助工具下進行散步慢走。
真正的康復鍛鍊,是在第六週後開始的。做外展肌肉訓練,這是手術後最重要的訓練。所謂髖關節的外展肌,主要包括闊筋膜張肌、臀中肌、臀小肌等。這些肌肉不僅可以外展髖關節,也能在負重運動中起到穩定的作用,尤其是在步行時穩定骨盆,保持身體平衡。
鍛鍊外展肌,主要靠側抬腿練習,側臥在床上或站立都可以。具體方法是:側臥,患肢在上,首先患肢外展,即抬腿,腳裸和腳尖向上勾起,與另一條腿呈45度,在此基礎上,再將患肢向後側伸展,堅持10秒鐘,然後放鬆10秒鐘,再繼續訓練。每日上午10-20次,下午10-20次。一般訓練6周後,疼痛會有明顯的環節,行走跛行也可以改善。
開始訓練時,如果外展肌肉力量很差,只能先站立訓練,向側方抬腿,待訓練一段時間,肌肉增強後,再逐漸轉為進行側臥位的練習。
值得注意的是,膝關節置換後常常被要求做伸直抬腿的股四頭肌鍛鍊,但這種訓練在髖關節置換術後不建議做,因為容易對髖關節做成非常大的壓力。伸直抬腿時需要大腿用力,這樣抬起的腿就相當於一個槓桿,用整條腿的重量撬動剛換完的髖關節,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不建議做伸直抬腿,在床上平躺也只是做勾腳不抬腿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