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麗俏佳人白雪
-
2 # 阿尚青子自由寫作人
一個人為什麼會總想控制自己喜歡的人?(原問題)
一個人為什麼會總想控制自己喜歡的人?
見不到他,想念他。見到他以後,分外喜悅。喜悅在能見到他的路上,喜悅在可能見到他的場合。
總想用行動來吸引他的注意,沒有見到他的眼神,好失望,即使他無意間瞟了一眼自己的方向,心裡也甜蜜蜜地。想和他接近,想和他說話,又怕落了個主動的嫌疑。不說話吧,不主動接近,又怕他硬生生和自己擦肩而過!
於是,蒐集他所有的訊息,打聽他各種資訊。哪怕是富有磁性的一聲乾咳,也往往悄悄帶回家獨自回味。
期待中的女性,和富有女性色彩的男性,往往具有這種過程。於是,默默地忍讓地愛著你的人,最終會成為你用溫柔的藤蔓,把他纏繞得死死地,用愛,使他窒息,並且還得大言幸福為快。
她(他)們最快樂被愛的人這樣了,在她的愛裡頭沉溺。就是,管著他,成為你愛的奴隸。
恨是被愛的另一種方式,而愛變成恨的過渡方式就是埋怨,其中,最令人迫不得已的就是,不接受或者不做到愛的發出者臆願所想,被愛者就很容易揹負上內疚的包袱。
用不接受愛的內疚來懲罰一個人,是一種不成熟的愛的理想結果。所以,總想控制喜歡的人,司空見慣。
為什麼總想控制自己喜歡的人呢?
原先分析過,口唇期遺留的愛的方式。人們最初都是用嘴唇來探索世界的,你看那四肢不會大動的嬰兒就是這樣,用嘴唇的摸索獲得知識,也用嘴唇的動作表達好惡,直到,嬰兒成了幼兒。幼兒對母親的餵食依然是幸福地,極自然地用嘴巴,甚至把手揹回去,只腦袋做個前探的動作,張開嘴:啊——
等待餵食。(wm197049)
這也就不費解,為什麼孩子們喜歡親吻,甚至咀嚼東西,(咀嚼不得時是吞嚥!)玩具如此,食物如此,傢俱器物也是如此,比如小板凳的一角。
直到人們戀愛期間。親吻是必然的口唇延續,舌吻,熱吻,輕吻……對於厭惡事物也出於口唇的參與,比如唾棄——人會憤怒地透過口唇來快速準確地把自己的厭惡用唾沫釘在路上——儘管不算文明。
因為什麼?因為想擁有。愛你,恨不得吞你入口——秀色可餐嘛;恨你,悔得腸子都清了,吐出來,噁心得如食蒼蠅之感。
為什麼老提及口唇,因為它是個門戶,代表了色彩鮮明的態度,因為它連著腸子,藏於肚子——我們的倉庫。因為它可以包容你,據為己有,可以拋棄你,帶著憤怒扔在路上,兼而悔恨當初。
所以,愛,就是接納和包容。想控制自己喜歡的人,想時時看著他,隨時聽到他的嗓音,聞到他的氣味,擺弄他的動作,懂得他的喜怒,甚至,甚至看他的思維也清清楚楚。那麼,就是想叫自己的愛人隨己心而所欲了,終於走到了控制的地步!
彷彿籠子裡逮了只金絲雀,走哪裡,帶哪裡,嘿嘿,你是我的!叫別人知道你是我的,我時時刻刻感覺到我擁有你,你得時時刻刻感覺到幸福和愛,因為你被我愛,為我所擁有。
這就是愛到極致的心理。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愛的是擁有的累,被愛的是被擁有的苦,兩個人都消失了,成了別人眼裡幸福的一個系統。
一個風雨不透水洩不通,但是隨時能發生問題的系統。
原因何在?愛的一方來講,愛是不說理的,愛也是不客觀、不明智的。總覺得自己對他好,總覺得自己是最好,他應該知足,他應該無怨無悔,甚至應該感激涕零,珍惜倍加,感恩戴德三輩子。
被愛的一方,首先是溫暖,繼而感恩,再下去就是樂不思蜀,而後習以為常,再下去成了不適,不自在,因為透過一些事兒他感覺到沒了自己,沒了自由,沒了可呼吸的空氣,最後成了厭倦,厭煩,反感,逃避。而又內疚,又困惑。不爽連連,思圖改變。
這就像物理上講的隨遇平衡,舊的平衡一被打破,新的平衡也會在期盼中來臨。
而愛,又有所不一樣。但凡人所做的事兒,都有主觀的成分,愛是無價的,也是無償的,被愛是感激的,也是無辜的。更多人的愛,缺乏了客觀角度的審視。主人去哪兒了?去愛了,或者被愛了,要麼是同時參與了同等的愛,成了主角兒,而不是導演,沒了標準。所以大家就進入了愛的漩渦,也就進入了一場無休無止的心力較量,當然來來回回所用的工具都是愛。
親情之愛,戀情之愛,友情之愛,概莫能外。而基本上很少科學的愛。科學的愛,提法有些滑稽,確是以尊重為前提,以能夠使對方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的。
擁有,繼而控制,愛成了枷鎖。愛應該是水,水滋潤植物,但不以植物不離開自己為目的,而是讓它更加茁壯。
回覆列表
真正的愛不是用言語可以表達的,是發自內心的,愛上一個人你的整顆心都會被你愛的人所吸引,為他(她)著迷,為他(她)牽掛,但願每一分鐘都 可以見到他(她),見不到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會想著他(她),見到的時候你會興奮,心跳加快,在一起 的時候你會感覺很溫暖很安全,真正的愛一個人會心甘情願的照顧他(她)關懷他(她),給與他(她)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