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水趣談

    採蓮曲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描述採蓮少女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這首詩寫的是採蓮少女,但詩中並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採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如果把這首詩看作一幅《採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採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畫面上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豔豔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採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這樣的藝術構思,是獨具匠心的。

      一開頭就巧妙地把採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說女子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比喻;而這裡寫的是採蓮少女,置身蓮池,說荷葉與羅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風光”,是“賦”而不是“比”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豔的風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豔麗如同出水的荷花,這樣的比喻也不算新鮮。但“芙蓉向臉兩邊開”卻又不單是比喻,而是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採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象鮮豔的荷花正朝著少女的臉龐開放。把這兩句聯成一體,讀者彷彿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採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豔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採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

  • 2 # 桃都印記

    採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亂入:指採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荷葉與採蓮姑娘的羅裙似乎是用同樣的布料裁剪出來的一樣,小船在荷花池中行駛,清雅的荷花分相兩旁映著姑娘們的笑臉。突然池塘裡只剩下花與葉,聽到姑娘們的歌聲,才知道她們已經走近了。

    【少女之美】

    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少女都是美麗的象徵。王昌齡的這首《採蓮曲》中也不例外。她們穿著荷葉一樣的羅裙,有著荷花一樣的臉龐,穿梭在美麗的荷花池中,笑語盈盈,忽隱忽現。“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這不僅是在寫女子之美,還 是在寫她們的芳蹤,她們不是停止在湖面上,芙蓉向臉兩邊開說明船在行駛。後來,這群少女突然消失了,一陣採蓮曲響起,才得知活潑的姑娘們身在何處。少女的容貌與神態都躍然眼前。

    【賞析】

    “芙蓉向臉兩邊開”不僅是比喻姑娘面如芙蓉,“兩邊開”還 是在寫穿行之態。這一句中包含了豐富的資訊,但是又不失凝練、簡潔與優美。

  • 3 # 集福軒紫砂文化

    採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意思: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人花難辨。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這首詩刻畫的是美麗、活潑、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形象,以自然的清新美麗來襯托採蓮少女的活潑美麗,使少女的形象在畫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留下悠然不盡的意味。

    這是一首描寫少女們採蓮的詩,看似淺易,卻韻味悠長。詩一開頭就巧妙地把採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芙蓉向臉兩邊開”,“芙蓉”即荷花,將少女紅潤豔麗的臉龐比作荷花並不算新鮮。

    但它又不僅僅是比喻,而是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採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放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彷彿是豔麗的荷花真朝著少女嬌美的臉龐開放,二者相互照映,人花難辨,這些採蓮少女簡直就是大自然最秀麗的一部分。

    第三句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即混入雜人。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難以分辨,稍一分神,採蓮少女即與綠荷紅蓮融為一體了。這一句描寫了佇立凝望者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變化莫測的驚奇與惆悵。 就在惆悵之際,蓮塘中飄起了清脆的歌聲,方才讓人意識到,採蓮少女仍然在這片荷塘間。這一細膩的描寫,更增添了畫面的生動和詩境的蘊藉。

    詩人用平白洗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江南採蓮圖:初夏時節,荷葉田田,採蓮女們提著小竹籃採蓮其間,嬉笑放歌。有聲有色,整個畫面洋溢著青春的歡樂,讀之叫人如臨其境。

    全詩圍繞著採蓮少女們展開,可詩人卻沒對少女們進行任何正面描摹,而是始終將她們置於田田荷葉、豔豔荷花間,若隱若現,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讓讀者自己去想象採蓮者們的風姿以及她們天真爛漫、朝氣蓬勃,其藝術構思十分巧妙,讓人讀之餘味無窮。

  • 4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王昌齡的《採蓮曲》刻畫出採蓮女純樸、自然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場景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這是一首描寫少女們採蓮的詩,看似淺易,卻韻味悠長。詩一開頭就巧妙地把採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芙蓉向臉兩邊開”,“芙蓉”即荷花,將少女紅潤豔麗的臉龐比作荷花並不算新鮮。

    但它又不僅僅是比喻,而是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採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放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彷彿是豔麗的荷花真朝著少女嬌美的臉龐開放,二者相互照映,人花難辨,這些採蓮少女簡直就是大自然最秀麗的一部分。

    第三句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即混入雜人。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難以分辨,稍一分神,採蓮少女即與綠荷紅蓮融為一體了。這一句描寫了佇立凝望者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變化莫測的驚奇與惆悵。 就在惆悵之際,蓮塘中飄起了清脆的歌聲,方才讓人意識到,採蓮少女仍然在這片荷塘間。這一細膩的描寫,更增添了畫面的生動和詩境的蘊藉。

    詩人用平白洗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江南採蓮圖:初夏時節,荷葉田田,採蓮女們提著小竹籃採蓮其間,嬉笑放歌。有聲有色,整個畫面洋溢著青春的歡樂,讀之叫人如臨其境。

    全詩圍繞著採蓮少女們展開,可詩人卻沒對少女們進行任何正面描摹,而是始終將她們置於田田荷葉、豔豔荷花間,若隱若現,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讓讀者自己去想象採蓮者們的風姿以及她們天真爛漫、朝氣蓬勃,其藝術構思十分巧妙,讓人讀之餘味。

  • 5 # 浪子狂歌571

    王昌齡的《採蓮曲》這首詩,其家就是一幅深動、美妙的活畫圖。他把夾雜在翩翩荷葉,豔豔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的少女與美麗的大然融為一體,讓人到達遐想聯翩;美妙仙境的境界,真是匠心獨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英國的去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