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月清風閣

    此人便是范增,才能不輸張良,說起來來頗具傳奇色彩。

    出謀劃策助楚反秦

    范增被項羽尊稱為亞父,到了古稀之年已經白髮垂鬢的范增才投靠以項梁為首的楚軍,在楚軍反秦的道路上屢獻奇計,所以范增在楚軍中地位極高,被項羽尊稱為亞父,透過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瞭解,對項羽來說是僅次於父親的角色,可見當時項羽對范增的信任。范增不僅在軍事上有一定造詣,在籠絡人心的大智慧上也有些許手段,當然這一點絕沒有劉邦團隊高明。在楚軍聲勢如日中天時也是范增像項羽建議隨便找了一個流浪為牧羊童的楚懷王后代熊心,也被稱為楚懷王(楚義帝)。此舉不僅讓項羽的殘暴不仁之名美化了一筆,更讓當時楚國境內的舊民找到了主心骨,止住了天下人的口舌。

    “君王不解據南陽,亞父徒誇計策長。畢竟亡秦安用楚,區區猶勸立懷王。——(宋)張耒

    鴻門宴時范增便力主殺掉劉邦,結果項羽被劉邦的三言兩語所欺騙,范增便讓項莊假借舞劍助興之機趁機刺殺劉邦,無奈被劉邦帳下的張良好友項伯對劍阻止,最後樊噲衝入帳內一頓質問,劉邦假言出恭趁機逃走,為日後的楚漢相爭埋下了種子,不知道項羽自刎於烏江時心裡做何感想。鴻門宴時,雖然項伯對劍阻止項莊刺殺劉邦,樊噲入賬質問項羽,但是隻要項羽一聲令下完全可以讓劉邦及其攜帶軍士死無葬身之地,但是項羽仁義啊!不過這仁義卻是婦人之仁!為此范增大罵項羽:“豎子不足為謀,日後和你項羽爭天下的必是劉季,我們就束手待俘吧!”可見這時候范增已經看出劉邦胸懷大志不甘久居人下。項羽恐天下人恥笑他沒有先入關中便惱羞成怒言而無信的誅殺劉邦,卻不知這帝王之術正是厚黑之術,很顯然項羽沒有帝王之才,從他後來大開歷史倒車大封諸侯便可以看出!項羽帳下本來就沒有什麼真正有大才的謀士,僅有一范增最後二人還離心離德,范增失望至極棄項羽而去。

    陳平獻計,離間項羽范增

    在范增還沒有離開楚營時,隨著時間推移和項羽的一些無腦作為就已經導致項羽范增兩人心生嫌隙了,劉邦帳下的陳平知道後想到了一出離間計。項羽的使者來漢營後劉邦大擺宴席,好酒相敬,待到走近使者跟前時又故意說:“我還以為是亞父派來的使者,原來項羽的使者啊!”說著便命人撤去酒席僅用粗糠劣酒來招待。使者回到楚營後便把這件事告訴了項羽,項羽果然中計,便開始懷疑范增,並慢慢的消減范增的權利。

    一心為楚,結局淒涼

    失望透頂的范增十分憤怒的對項羽說說:“如此看來天下事大局已定,項王你好自為之,希望您讓我這把老骨頭回鄉為民吧。”項羽便答應了范增辭歸。不久范增在路上便背生毒瘡,發病而死(另一說法為詐死)。

    後世評價

    三國時期曹魏的名臣蔣濟這樣說過:“項羽若聽范增之策,則平步取天下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先生也有云:“增(范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增,高帝(劉邦)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亦人傑也哉!”

    項羽的老對手劉邦更是直接點明“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當後世無數文人騷客感嘆同情項羽時,不知可曾想起為楚軍出謀劃策卻落得如此下場的亞父呢?

  • 2 # 小劉解讀

    《史記》記載,項羽是跟隨他叔叔項梁長大的。所以在親疏程度上,項梁才能稱作是項羽的乾爹。但是問題又說後來被掃地出門,這裡說的這個人應該是被項羽尊稱為“亞父”的范增。

    范增功勞。

    陳勝死後,各路反秦義軍士氣低落,大有被章邯吞併的可能。范增的出現,改變了現狀。首先向項梁獻策籠絡人心(立楚懷王熊心,增添反秦士氣),聯合各路義軍,藉機收復失地,使楚軍成為當時反秦義軍中最強大的力量。項梁戰死後,又支援項羽奪取軍權,經歷鉅鹿之戰,成就了西楚霸王。

    范增多次勸說項羽擊殺劉邦,比較有名的就是“鴻門宴”和滎陽對決時,可惜均被項羽忽視。這個就不能算功勞了。

    被項羽猜忌,死於返鄉途中。

    項羽“尊稱”范增亞父本來就不太情願,而范增還多次以“親爹”自居。比如鴻門宴上劉邦逃走,范增大怒。當眾拔劍劈了劉邦獻上的禮物並丟下一句話:豎子不足與謀!這口氣明顯就是長輩教訓小輩的話。當著那麼多人,項羽心裡肯定不高興。兩個人的關係慢慢就疏遠了。趁著時機,被熟悉兩人的陳平一個“離間計”搞得項羽徹底與范增決裂。最後范增看著再這樣下去,肯定會死於項羽劍下,於是就告老還鄉了,途中去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天龍八部》中雁門關守將向朝廷誇張戰功的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