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並非起源於唐代,甚至於唐代歌舞戲、參軍戲等,一直停留在歌舞和滑稽戲的表演層面,連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戲曲都沒有形成。
直到宋、金時期,宋雜劇興盛,大型說唱藝術——諸宮調才日漸成熟,中國戲曲才真正開始形成。宋雜劇的腳色體制要比此前的滑稽戲更豐富多樣,這兩種形式慢慢融合,從說唱的第三人稱敘事體逐漸轉變成了表演的第一人稱代言體。到了元代,元雜劇形成,標誌著中國傳統戲曲成熟了。元雜劇《西廂記》便是從《西廂記諸宮調》發展而來。元雜劇體制是一本四折,只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說白。這種體制也是受說唱藝術的影響。
發展到明清時期,北雜劇衰落,南戲發展起來,中國戲曲又逐漸打破了元雜劇這種一本四折只由一人主唱的體制,發展成了更為自由的傳奇戲。傳奇戲不受一本四折的限制,可長可短,且劇中不再是一人主唱,各個腳色均可演唱。最初的南戲流行在南方的不同地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聲腔,主要有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餘姚腔等。後來,明代魏良輔改良崑山腔,將南北音樂加以融合,創造出了格調新穎、字正腔圓、流利悠揚、細膩婉轉的“水磨調”——崑曲,並加入了更豐富多樣的伴奏樂器,使之更具有感染力。自此,崑曲便迅速流傳開來,受到了上層的喜愛和重視,漸漸發展成了“官腔”、“雅部”,其他聲腔被貶為“花部”遭到壓制,於是,明清大量的傳奇戲劇本都是崑曲劇本,比如《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等。
直到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安慶徽”戲班的名旦高郎亭應命率 “三慶班”入京祝壽,隨後,“四喜”、“春臺”、“和春”也接踵而來。這是徽戲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戲曲舞臺。當時,被統稱為“四大徽班”。祝壽結束以後,沒有南返,留在了北京。從當年的十月中旬起,他們就轉入民間戲曲舞臺獻藝了,這才是京劇的起源。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才出現了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
京劇並非起源於唐代,甚至於唐代歌舞戲、參軍戲等,一直停留在歌舞和滑稽戲的表演層面,連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戲曲都沒有形成。
直到宋、金時期,宋雜劇興盛,大型說唱藝術——諸宮調才日漸成熟,中國戲曲才真正開始形成。宋雜劇的腳色體制要比此前的滑稽戲更豐富多樣,這兩種形式慢慢融合,從說唱的第三人稱敘事體逐漸轉變成了表演的第一人稱代言體。到了元代,元雜劇形成,標誌著中國傳統戲曲成熟了。元雜劇《西廂記》便是從《西廂記諸宮調》發展而來。元雜劇體制是一本四折,只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說白。這種體制也是受說唱藝術的影響。
發展到明清時期,北雜劇衰落,南戲發展起來,中國戲曲又逐漸打破了元雜劇這種一本四折只由一人主唱的體制,發展成了更為自由的傳奇戲。傳奇戲不受一本四折的限制,可長可短,且劇中不再是一人主唱,各個腳色均可演唱。最初的南戲流行在南方的不同地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聲腔,主要有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餘姚腔等。後來,明代魏良輔改良崑山腔,將南北音樂加以融合,創造出了格調新穎、字正腔圓、流利悠揚、細膩婉轉的“水磨調”——崑曲,並加入了更豐富多樣的伴奏樂器,使之更具有感染力。自此,崑曲便迅速流傳開來,受到了上層的喜愛和重視,漸漸發展成了“官腔”、“雅部”,其他聲腔被貶為“花部”遭到壓制,於是,明清大量的傳奇戲劇本都是崑曲劇本,比如《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等。
直到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安慶徽”戲班的名旦高郎亭應命率 “三慶班”入京祝壽,隨後,“四喜”、“春臺”、“和春”也接踵而來。這是徽戲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戲曲舞臺。當時,被統稱為“四大徽班”。祝壽結束以後,沒有南返,留在了北京。從當年的十月中旬起,他們就轉入民間戲曲舞臺獻藝了,這才是京劇的起源。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才出現了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