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末的麻

    會誤診,我看過報道說國內誤診率高於百分之五十,目前權威的叫鄒小兵。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和正常孩子不同的地方,你就應該及時干預了,干預過再帶孩子去複診讓大夫判斷到底是不是。如果不是肯定能干預成功,個人建議儘快按照大夫說的去做別耽誤孩子。據說輕度自閉症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的。

  • 2 # 正義與黑暗3

    誤診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專家無德,我孩子當時就碰到了,給推薦到一個訓練機構,每天半小時,訓練費七八千,關鍵是就我一個孩子,還專門打電話給訓練機構負責人,說得給她面子,留個名額,我呸個老東西,都退休了還蹲醫院裡騙人!12年前一個月七八千就不少了!又輾轉了幾個地方,找不同的專家才得出結論:疑似!就不說名字了,南京的醫院

  • 3 # 雞蛋殼裡的蝸牛

    這種情況有,而且有的專家明知道有誤診可能性,也會這麼做,因為即使誤診,也不願漏診,如果漏診,孩子就會失去康復機會,造成的傷害要比誤診還嚴重。

    因為自閉症不是小打小鬧的普通病症,漏診了熬幾天就自愈了,一旦沒診斷出是自閉症,孩子錯過了最佳康復週期,日後想補救就有點為時已晚了,因為自閉症的最佳康復期是2到6歲,假如,專家覺得類似或者邊緣,不太肯定是不是,也會建議讓孩子去康復訓練。

    既然能夠誤診,可見孩子還是有區別於其他正常小朋友的,這就說明還是有問題存在,那麼這種情況下,醫生的誤診,對於自閉症這類病症來說並非壞事,他們通常採用的方式寧可把孩子劃到有問題的一類。也不願讓孩子失去康復的機會。

    假如康復一段之後,確定發現孩子不是,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如果是感覺確實有問題,對你們來說,已經走在康復路上也還算比較明智。

  • 4 # 陽光牛奶喵

    作為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你,肯定是存在誤診的。

    這是由於幫助症斷的量化評分標準,將越來越多的異常行為列入了考評是否自閉的範圍。但是很多其他疾病或者發育遲緩,有可能引起同樣的異常行為。

    當孩子被症斷為自閉症的時候,家長的心態往往是從拒絕承認開始的。這個拒絕的過程越短,越有利於孩子的培訓和成長。

    建議先不要去管是否誤診,迅速進入醫生建議的培訓課程,有助於進一步判斷孩子是否真的自閉。

    退一步來說,即使誤診了,自閉症孩子的感覺統合訓練內容,也是社會上昂貴早教班的內容。

    被誤診應該是值得慶幸的!就當孩子上了一個早教班。財去人安樂,花錢買個心安!

  • 5 # SUM電影

    你好,自閉症的診斷是一個主觀的過程,沒有像其他疾病那樣的精準,現在醫學對自閉症的診斷都是以孩子的表現和行為,依據量表來進行測量的。

    而很多的家長,在三歲之前孩子出現的種種特徵中,也有相關的自閉症症狀,但是這個時期是孩子腦發育的重要時期,可能也會有類似的發育遲緩的現象出現,比如經常會被家長混淆的語言發育遲緩。

    自閉症的孩子也有語言方面的障礙,而語言發育遲緩同樣也是說話晚,所以經常會有家長諮詢孩子是不是自閉症。

    目前的自閉症當然會有誤診的,但是這個機率是比較小的,因為在對疾病的分析中,比如自閉症孩子特有的一些障礙是其他任何疾病都不存在的。比如孩子的重複刻板行為問題就很典型了。所以,一旦被專家或者是學校診斷為自閉症。家長懷疑是正常的,但是即使再懷疑,也要做好兩手準備,開始給孩子做好這方面的干預和訓練了。

    現在的醫生也不敢妄下定論,比如一般的診斷單子上大多數寫的是”疑似自閉症“或者是自閉症後面會畫一個問號,這樣不但可以做到對家長的負責,還會規避一定的風險。

    所以,提出質疑是正常的,但是我們的重心應該放在孩子的干預提高上,如果是誤診,那就更好,但是如果是真的,那我們也不至於會因為自己的反覆質疑耽擱孩子的寶貴時間而後悔。

  • 6 # 壓力山大大潘

    誤診應該高興,但是反過來想如果沒有一些症狀也很難誤診的,還是有問題的,先找機構康復訓練,如果誤診了很快就可以追平正常孩子。

    康復一段時間再去複查,不耽誤時間對誰都好

  • 7 # 愛心輔導媽媽

    其實,孩子是不是自閉症,媽媽最清楚,去醫院看醫生,醫生也是讓家長描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現,然後才能判斷孩子到底是不是自閉症,不要輕而易舉的就給孩子扣上自閉症的帽子,比如,孩子不會說話,反應慢一些,也許孩子就是發育遲緩一些。不管怎麼樣,孩子出現發育比別的孩子緩慢的時候,家長就得多下功夫,多陪伴孩子,跟孩子多溝通,多互動,帶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跟小朋友玩兒耍,這樣孩子會好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愛中性格脾氣相似的兩個人到底合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