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博知名大鱷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高速發展的多媒體技術豐富了視覺生產、儲存、傳播和消費的載體,帶來了更為多樣化的視覺實踐和視覺體驗,開拓了視覺文化傳播理論空間。在新媒體環境下,近年來中國視覺傳播理論研究也如火如荼地開展,這些研究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傳統視覺文字”轉向“新媒體視覺文字”研究。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視覺文化形態不斷革新,視覺文化的具體研究物件也從繪畫、電影電視及廣告等傳統視覺文字轉向了對新媒體、城市景觀等新興視覺文字的關注。

      在新媒體環境下,網路空間中的表情包、各種自制影象以及網路娛樂節目都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有學者認為網路表情包推動了“網路文化”向“視覺文化”的遷移。表情包重視的是“符號”的特定含義和視覺價值,而不是傳統的語言學所強調的“文字”。

      城市博物館、地標等新興的城市景觀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學者從“奇觀”理論視角探討了這些城市空間的視覺意義。在他們看來,“中國已經進入快速城市化的程序中,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街區和建築群進入城市景觀,城市也就從‘物的生產’轉向‘空間的生產’,當‘空間的生產’成為快速城市化的路徑時,隨之而來的現實問題就是‘景觀的生產’”。

      第二,從“再現真實”轉向“虛擬現實”的思考。媒介技術的發展對視覺文化和視覺傳播理論的推進產生了重要影響。從鏡子到照相機再到計算機,從亞里士多德的現實“模仿論”到本雅明的機械“複製論”,再到鮑德里亞的“模擬論”,符號與現實的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在新媒體時代,所見並非真實。特別是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使學界從對模仿論、機械複製論中符號的真實指涉功能的分析,轉向對數字媒介中“虛擬現實”問題的思考。學界關於對VR技術的視覺文化研究,一方面,集中於探討虛擬現實中涉及的有關視覺的概念,分析其視覺文化意涵和對視覺文化傳播形態的改變。另一方面,研究者也關注這種視覺新體驗可能引發的負面影響。虛擬現實背後存在著諸如真實與虛擬的邊界模糊、知覺的人工化、在場的孤獨感、視覺感知的依賴症等各種問題。此外,還有研究從電影、藝術作品等角度分析了虛擬現實技術的具體應用。

      第三,從“視覺現代性”轉向“視覺後現代性”的思考。當代視覺文化研究經歷了從考察“視覺現代性”到關注“後現代”視覺問題的過渡與轉變。

      在新媒體時代,各種各樣的視覺符號被大量生產出來,整個世界正變成由各種符號組成的視覺奇觀,這些視覺符號的過度繁殖甚至根本找不到源頭。不少學者從消費社會的角度闡釋視覺文化在感官、技術、藝術等層面展現出的優勢地位,認為其已成為當代消費社會媒體景觀的主要內容,建立起了所謂的“視覺霸權”。這種視覺傳播被視覺慾望所統治,滿足於視覺感官慾望的消費行為大行其道。一些研究者指出,現實生活中影象氾濫和整個社會的過度視覺化,造成了人對世界認知的混亂,無處不在的監控裝置亦引發了關於隱私性問題的討論。在新媒體時代,各種各樣的視覺符號和視覺表徵還被認為是膚淺的,缺乏審美性、藝術性和深度的。因而有人呼籲在影象和視覺符號氾濫的後現代社會,要適當捨棄對現代視覺技術的依賴,遠離消費慾望,重新迴歸到重內容、輕形式的傳統審美方式上。

      第四,從“視覺消費”轉向“視覺建制”的研究。視覺文化是一種追求視覺快感的後現代消費文化。在消費社會語境下,各種各樣的視覺符號充斥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引發了消費者對視覺快感的無盡追求。然而,視覺具有建構性,其自身又是被建構的,在對豐富的視覺行為和視覺實踐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更需要充分考慮視覺建制中視覺場域的結構功能和互動作用。而在當下,國家正不斷加強對網路空間的治理,新技術環境下的視覺建制問題,也漸漸成為視覺文化研究的熱點議題。

      在視覺制度的界定上,有學者認為其有特定的內涵和外延,對觀看主體、觀看物件與觀看方式之間複雜動態關係的總體性考察,即為分析某一具體時空中“誰在看、看什麼、怎樣看”的問題,並透過這種考察來揭櫫該種“觀看”背後相對穩定的種種社會結構。在研究視覺文化權利問題上,有研究認為,視覺文化使用全景敞視舞臺的手段製造了一種新的觀看機器,在這個機器中,被看者被塑造成舞臺中心的英雄,形成了觀眾和表演者的視覺垂直聯絡,這種聯絡使得表演者權利的合法性得到鞏固。被看者重在表達,而觀眾的眼睛重在觀看,在觀看中視覺的權利被釋放出來。在視覺文化公共性及其治理方面,有研究認為,視覺文化所攜帶的公共性特徵給其融入公共空間、參與公共治理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視覺文化參與公共治理目前還處於萌芽期或者覺醒期,需要多方對此形成共識、進行頂層制度設計、共同培育視覺文化市場,並逐漸形成公共性導向下的視覺文化治理場域。同樣,在視覺文化境遇中,社會思潮的傳播呈現出娛樂式表達、煽情式灌輸、隱蔽式融入的新特徵,這種傳播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在弘揚主旋律的同時有效引導多樣化的社會思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1歲負債10萬,沒車沒房沒老婆,人生不知道還有沒有轉機,該如何走出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