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淮安季霞
-
2 # 關中樵夫
眼下,大齡兒女婚姻問題成了農村老人非常頭疼的事情之一。平時,這些兒女在外,見不著面,父母只是在電話裡催。過年,家裡人團聚了,父母便要刨根問底了。
在農村,做父母的如果給兒子尋不下媳婦,把女兒嫁不出去,大家會恥笑這些父母,弄得這些父母人前很沒面子。
農村人講實話,親朋見面後總要問問相互的子女如今的情況,雖然不是比誇,但認為子女完婚便等於成了家。
子女成了家,父母則認為自己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大事之一。
現在許多子女,不理解老人的心情,在婚姻問題上,往往和老人處理方式不一樣,老人的催問,有時甚至和引起自己的叛逆。
農村現在,大齡男青年找不到媳婦已成為普遍現象,每個村都有幾十個娃目前還沒有解決婚姻問題,這已經引起了老人的恐慌,甚至恐懼。
這些大齡未婚兒女中,有些娃心有主意,對自己的婚姻有足夠的信心,並確實有一定的婚姻基礎(顏值財力等),但父母卻不這樣認為,老認為自個人生這段路還沒走過。
又有相當一部分兒女,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反而對父母引薦的物件不理不睬,完全按自己的理想感覺找物件,這我認為是婚姻觀念的誤區。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老八輩的習俗,兒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一定要談婚論嫁,麥子黃了,就要收割。
過去婚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現在婚姻自主,但有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還是多聽老人之言吧。老人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老人吃的鹽甚至多於你吃的面……
還有一些在婚姻問題上受到創傷的兒女,出現了不嫁不娶的,丁克一族的觀念,自個認為沒有什麼,可對父母的打擊是無法估量的。扳胳膊弄腿尋情鑽眼說服你,甚或求神問卦……有時氣得背地裡傷心抹淚……
所以,婚姻要有正確的婚姻理念,到時就談就嫁。兒女也換位思考一下,少些抱怨。要站在現實的大地上考慮自己的婚姻。自古婚姻皆大事,完成才算成家。你走過了人生一段路,父母也少了人生的憂愁。
回覆列表
諸葛亮舌戰群儒,單身狗大談“頂石婚”。
被逼婚的單身人大致分兩拔,一是找物件不容易,我也想找呀,可沒遇到,更沒緣分到合適的。一是現在不想結婚,結婚是我把自己打理好的 人生的最後一件事。安排順序是:工作、交友、學習、經濟、思想認識,然後才漸漸明白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然後再結婚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假如你被父母大姑大姨父硬關心,來個意氣風發慷慨激昂的演講:“時代變了”,全球化4.0來了!,世界經濟正在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架構,而個人婚姻的解決也跟著佔光,5G來臨,人與人之間的影片瞭解跟面對面相處沒啥區別,想要兒媳婦、女婿,中,說不定那一天我就給你們帶回家一位金髮碧眼白面板的外國妹子、外國帥哥,美麗而不要彩禮,還獨主自主,還孝順。
當代人的婚姻觀,與你們老一輩的觀念真的大不同,老一輩人認為,男人女人成年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結婚、生子。在大姑你們的意識裡,比如 過年拜年帶著兒子一家去祝福是正經的、體面的。否則都不好意出門見人,丟臉面。你們對待婚姻的態度是保守的,忠誠的,委曲求全的。很多人保全了家而失去了自己,是不是這樣子的。而時代走到我們腳下,對婚姻的態度溶進了個人的獨立人格思想,我思想獨立,經濟獨立,人格獨立,想結婚,但不是為結婚而結婚。兩個人真的要談得來,真的要三觀差不多才好。謝謝長輩們的建議,我從內心吸收你們對婚姻對人生的見解和期望。但也會張開臂膀自豪地宣傳,我們的人生自由啦,不再被習俗與思想捆綁,爸爸媽媽大姑大姨夫我過得蠻好,祝福我吧。結婚,當然會的,男朋友回家過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