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層城鵷雛

    蘇軾是北宋時的大文豪,詩詞、文章、書法俱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有的人最喜歡蘇軾的哲理詩《題西林壁》,有的人最喜歡蘇軾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有的人最喜歡蘇軾的文章《前赤壁賦》,有的人最喜歡蘇軾的“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

    本人最喜歡的蘇軾的一首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全詞如下: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大概能背誦二十幾首蘇軾所寫的詞,最開始的時候我對該詞懵懂無知,直到長大之後,歷經一番挫折,才覺得該詞特別美好,成為我最喜歡的一首蘇詞。

    該詞開頭兩句寫到,很羨慕深情的才子,上天應該憐憫他,並賜予他一個大美女。讀到該句時真的很想笑出來,因為每一個落魄的才子都有一個“狐狸精夢”。在窮困潦倒的時候,期望一個溫柔美麗多情的女子來幫助自己,擺脫貧困,走上成功之路。所以蒲松齡最喜歡寫狐狸精與窮書生談戀愛。

    下闋的“萬里歸來顏愈少”,翻譯成現代流行語就成為了“願你歸來後,仍是少年”,許多人只是傻傻地喜歡古風句子,卻不知道句子的來源。該句寫出了人要有赤子之心,歷盡千般苦、萬般難仍然不要改變自己的初心。要擁有一顆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心,絕不向困難妥協和低頭。

    該詞的最後一句寫到“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詞。人無論處於什麼樣的艱難環境中,都不要抱怨,要用豁達的心態去面對,既來之則安之,隨遇而安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在無力改變環境的情況下,就要改變自己的內心。一個適應環境極強,堅韌不拔的人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此心安處是吾鄉”,我一直這樣告誡自己。心胸豁達,處事淡然,才能夠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 2 # 蔡大碗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可以把景色寫的美得不可方物,唯有東坡先生也!眼前是水光瀲灩的場景久久迴盪!

  • 3 # 索菲悅讀悅成長

    我最喜歡蘇軾的《題西林壁》

    首先蘇軾這個人挺真實:

    【少年時】

    蘇軾少年時,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文章寫得好,經常受到人們的稱讚,他不免有些飄飄然,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以顯示自己的才華。

    對聯貼出之後,有一位老者專程帶著一本週朝的古書來到蘇,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寫著周朝史籀 (zhòu)創制的字。

    蘇軾 開始滿不在乎,可是接過書一看,上面的字竟然一個也不認識,他頓時面紅耳赤, 向老者道歉。老者什麼也沒說,含笑離去。蘇軾這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立刻將 書房門前的對聯修改為:“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從此,更加勤奮努力,終成一代文學大家。

    【中年時】

    蘇軾一生才華橫溢,但是仕途始終不順,當時的皇帝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實 施變法,但是蘇軾跟王安石政見不合,便要求外調 ,不在中央做官,並在自己 的詩文中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

    他的政敵就把這些詩句蒐集起來上報朝廷,在神 宗的默許下,蘇軾被抓進烏臺,險些喪命,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詩案”以後,蘇北就被貶到湖北黃州(今湖北黃岡)做團練副使,沒過多久又調往 汝州(今河南臨汝)繼續做團練副使。

    他在途經九江時,與友人同遊廬山,瑰麗 的山水使他詩興大發,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而《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 的總結之作。

    其實,經過烏臺詩案之後,蘇軾發誓“今後一首詩也不寫”。但行走在廬山中,各色各樣的風景都在觸動蘇軾的耳目,呼喚蘇軾心底的創作慾望。他徹底忘記自己因寫詩而坐牢的事了,不但寫了詩,而且一發不可收,連寫了很多首,這才有了《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這首詩

    這首詩是烏臺詩案之後,違背誓言寫的一首詩。

    面對廬山美景,蘇軾已超然於世外。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短短14 個字,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生花之筆。我們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 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 丘一壑。這兩句奇思妙發,使整首詩意境渾然托出,它啟迪我們認識事物要擺脫一時一地的侷限,只有對事物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考察,才有可能看清它 的本質。看山如此,看人、看事、看歷史、看社會、看人生、看世界、看宇宙, 莫不是如此。道理看似簡單,其實非常深刻。“廬山真面目”這句話由此也成為 一個經典的譬喻,一直到今天,仍然活躍在我們的日常用語中。

    蘇軾的詩語言淺顯含義深刻,將人生哲理寄寓在平凡事 物中,意蘊悠長。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 外”。《 題西林壁》就是這樣一首好詩,使人百讀不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關節置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