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瓜舍

    小時候有段時間還挺嫌棄自己的名字的,因為太土了。

    時間長了,也就釋然了,一個人不優秀難道因為名字嗎,多半是自己的能力。

    我兒子剛上小學那會很煩自己的名字,因為不聽話,就會被罰抄自己的名字,筆畫太多,還寫錯。他的名字我們也沒動什麼腦筋,就我跟他爸老家兩個市各取了一個字。

    去年有一段時間他說他們班誰誰誰去派出所改名字,手續很麻煩,我問他是不是也想改,他說算了,將就著用吧。

    這段時間,老把自己大名掛嘴上,不允許我叫他小名,說太幼稚。特別不允許我當著同學們喊他,說他小名有點丟臉。

    應該大家都是這樣慢慢過來的,從嫌棄到釋然,或者到喜歡,到無所謂……

  • 2 # 咫嵐陳賢忠

    一個人的翅膀硬了,也得顧及父母感受,人之身體受之父母。人之名字,是父母的恩賜,豈能說不喜歡呢,這是一份尊重,小的時候可以不懂,長大之後更不能說。

    父母給自己取的名字,肯定有意涵的,總不能一個不高興,就說不喜歡,怎麼說,也用了這麼多年,已經叫習慣了,更沒必要讓父母面子過不去,而下不了臺階。

    有很多父母在給子女取名字之前,都是深思熟慮才敲定的,取之名字,更代表著他們對子女未來的期待,可想而知,名字之意義,在父母心目中之位置是多麼的重要。

    既是事實,就沒必要糾結及去翻舊賬,對待父母,只有秉持“孝道”最為明智。

  • 3 # 完璧

    這還真不一定。

    雖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坐不改姓 行不改名”,但古代文人雅士,除父母為自己取的大名外,常常會給自己另取名,即“字”、“號”……

    姓名雖是符號,但也寄託父母長輩對新生兒的期望。當新生兒降生,父母會給孩子取一個“大名”、一個“小名”。當孩子長大以後,隨著文化程度的不同,隨著社會地位的變遷,有些人會認為,父母當初給自己所取的名字,即“大名”已經不適合自己了。

    子隨父姓是傳統文化中傳宗接代的象徵,姓是祖祖輩輩的傳承,一般是不改的,人們能改的只是“名字”。

    父母的文化程度,決定了為孩子取名的“水平”,也會影響到孩子長大後,是否會喜歡父母為自己取的名字。

    很多人,接受並喜歡父母為自己取的名字,並一生沿用。

    我就很喜歡父母為我取的名字,不管是“大名”還是“小名”。

  • 4 # 努力生活的大聰

    以前還小的時候總覺得我的名字不好聽,讀書的時候老師第一次念我的名字都以為我是一個男生,其實我是女生,哈哈,所以有時候也想改個能體現女生柔柔弱弱的感覺的名字。但是後來漸漸長大了,我覺得我的名字挺好的,不俗氣,所以我就漸漸習慣了我的名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國可能統一六國嗎?如果可以,具體怎麼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