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格瑞瑞瑞瑞

    觀潮說,他的妹妹太堅強了,所以他只能替他妹妹哭。

    他還為了妹妹的未來打算,從初中開始就出去打工,給人修電腦,怕他妹妹考不上大學,試圖攢錢給妹妹開一個店維持生計。

    他好像總在說考不上大學就不會養妹妹,但他默默地攢了許多錢,早就做好了打算。

    喬一生在一個不算完美的家庭裡,父親小時候對她使用過暴力,家庭條件貧苦,但遇到的繼父甚至超過了正常爸爸,媽媽雖然拉扯了兩個孩子,但骨子裡堅韌勇敢。

    喬一還有一個尊敬她、保護她、永遠支援她的好朋友郝五一,她們可以抱頭痛哭控訴生活帶來的苦難,她們將友情的故事延續了長長久久的很多年。

    我一開始替喬一的身世悲痛,替貧窮帶來的自卑嘆息,但故事講到了這裡,主角配角都有了人物角色的靈魂,哭和笑,眼淚和美好,從他們年輕又鮮活的演繹裡露出了勃勃生機。

    我喜歡這樣有靈魂的電視劇,不是為了甜而甜的刻意,是在二三的小事裡汲取現實的溫暖,友情愛情親情,它讓我看到了太多溫情。

    這個世界太涼薄了,一點也不柔軟,但親情會給你一點溫度,友情會給你一點溫度,愛情也會給你一點溫度。

    一點點溫度變成足以支撐我們走下去的能量,不管多微小多不起眼的人,總會被溫暖,總會被照亮。

    我看了18集,哭了不止三次。

    我有理由相信,每一個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每一個原生家庭不完美的孩子,每一個正在為了前程奔波勞碌的年輕人,總會找到一個光明的出口。

    而那個出口,是愛著我們的人給予我們動力走出來的,那些人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後。

    只想說,疲憊的時候,難過的時候,走不下去的時候,想一想自己被愛的時刻,想一想愛我們的人。

    這個世界也許很冷,但有他們,很暖。

  • 2 # 檹蠵

    它是由前幾年大火的一本小說《我不喜歡這世界,我只喜歡你》改編而成。許多讀者都曾經被書中F君不善於表達卻 真誠甜蜜的愛所打動,被喬一和F君從學生時代直到結婚得浪漫愛情所感動。 這一次改編成成電視劇,著實讓人期待甜蜜照進現實。

    透過作者的文學功底,記錄了她的高中和成家立業,展現出了鮮活的一個個人物,更打動了一眾讀者。而現在它改編成了一部電視劇,很多書迷還是非常期待的。

    然而播出之後,F君過於面癱,臺詞太過僵硬,都成了這部劇很大的槽點。雖然在書裡看,感受到兩人之間的浪漫和小甜蜜,然而改編電視劇之後,很多人卻說它“尬”。

    一部影視作品,劇本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很多影視作品尤其喜歡改編大火的小說,然而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這都和劇本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劇情和內容在書裡看是非常打動人的,但是演出來的時候不免顯得有點不貼合現實,就顯得僵硬。

    好的小說不一定就能照搬照抄成好的電視劇和電影,這需要強大的改編功底。縱使有好的小說基礎在,但能不能改編出一部好的劇本,這是成就好劇的關鍵。

    就比如之前大火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同樣是根據小說改編,但它的成功就值得學習。它的讀者基礎甚至沒有那麼大,但改編出來的劇情更為貼合生活實際,語言也比較生活化,讓人有種甜甜得代入感。在不改變主要劇情的情況下,增加了更多的劇情,使得原本小說中比較單調的支線,變得豐滿起來。

    小說因為是單純地敘述,不需要影視劇中的面面俱到。小說可能只需要講出主人公的故事,然而影視劇中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些刻畫, 都是鮮明的個體。而且影視劇的篇幅都是有限的,但有些小說的劇情過於平面和單薄。這就需要編劇將其改編得適宜用影視劇的方式呈現,如何把劇情發展到可以填充滿這麼多集而且不顯得囉嗦無聊,這很考驗編劇的功底。

    《我只喜歡你》擁有很龐大的讀者基礎,選用了很多人都看過的小說來進行改編,按理說應該很能吸引人,然而卻沒有能透過大眾的這一關,雖然依然演繹出了小說中的大量名場面,然而卻沒有同樣讓人覺得甜。這可能也和角色得演繹有關。

    改編劇有很好的觀眾基礎,很多讀者為了曾經真情實意喜歡過的書也會去看看這部劇。但也因為這樣,改編起來更是眾口難調,影視劇也會讓人做對比。所以改編劇的路途也是非常艱難,若是沒有誠意地胡亂改編,觀眾就不買賬了。

    製作一部改編劇,更需要下大功夫。正因為它有讀者基礎,更需要對人物進行揣摩。改編劇更要尊重觀眾,給觀眾帶來真正的視覺體驗。 改編劇,道阻且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三個月了,一直混合餵養,現在抗拒奶瓶母乳又不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