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蝦百花說說
-
2 # 只想做成人
人活著,就要有自己的主體意識,不要盲目相信別人的東西,和外在的東西,別人的東西,外在的東西,要透過自己的頭腦認可了是對的,那才是對的,那才是你要堅持、主張、相信的。人要沒有自己的主體意識,沒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沒有分辨一切的能力,這樣也就只能盲目相信別人的東西,和外在的東西,有時就是別人是放的屁,人也去相信,這樣的人,真的是不可說的,真的就是白生在這個世界上裝裝樣子了,就是那物品一樣,顯示自己是存在的一樣。人本是萬物之靈,本該天地之主,本該一切之主,你卻不是,你卻沒有讓自己是是,你又怎麼能真正認識到有自己呢?人不能認識自己是一切的主人,人就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人活著自然也就沒有任何意義。每個人都去想一想,經常去想一想,我們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還不是一個個都跟狗一樣。有時,我們還會覺得,我還真不如狗。
-
3 # zagsoft
謝邀,《當下的力量》我沒有看過,看了樓主的介紹才知道是擺脫思維的控制找到真實的自我,有空會拜讀一下,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說我個人的看法,可能說得不對或是理解與樓主問的不是一回事兒,我試著回答一下,如有錯誤望請見諒。對於“臨在”狀態我聽說過的,好象是在當下專注的狀態,也有人理解成當下真實的存在,其實要做到專注倒是不難,只要有意識有控制力的人都可以輕易做到,只要心有目標就可以做到專注,但要在當下感覺自身真實的存在那就要看個人了,個人覺得真實的存在,就是不受任何外部環境和內在情緒的影響,最真實最坦誠的存在,個人認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人最原始的慾望,在當下你到底想要得到什麼或是達到什麼目的,透過這個來對事項做出最符合自身原始慾望需求的決策。見笑了。
-
4 # 霧中的小樹林
我是《當下的力量》粉。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談談我的理解吧。
臨在是一種什麼狀態呢?不想過去和未來,我們還能做什麼呢?大腦其實除了想想想,其實還有一種感知狀態。比如說,
獵人進入了森林,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時候多半他腦子裡是不會想明天的計劃,或者總結昨天的經驗的。很可能這時候他就很當下。
再比如說我們花了好多錢,買了一張挺貴的鋼琴表演的票。你聽這個音樂會的時候,大概腦子裡也不大會去跑火車。可能會很專注地去聽吧。
這樣的狀態就是臨在的狀態。也許腦子裡還有想法,可注意力不在這些想法上。注意力在留意五官的輸入,在留意身體的感受,在感知層面。
這樣的狀態其實就是禪修練習想達到的狀態。
怎麼進入臨在要更注意感知層自然就要從感知入手。很多正念練習,禪修練習其實都在做這個。我能想起下面這些練習,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 留意周圍的聲音,大的小的近的遠的。特別是大聲音下面的小聲音。
2. 留意身體的感覺,舒服的,不舒服的,緊張的, 放鬆的,熱的,冷的,躁動的,平靜的。
3. 留意周圍的光線的明暗,看看牆壁上的質地的細節,看看光線明暗的過度。看看紛繁複雜的世界的每一個細節。
4. 留意自己的情緒,焦慮,緊張,擔心,悲哀,恐懼,鬱悶,糾結,輕鬆,快樂,興奮。。。
5. 感知周圍人的情緒,感知周圍人的非語言交流。
6. 感知來自宇宙的力量,感知大地對我們的支援。感知周圍空間正面的能量。
回覆列表
看過這個的問題之後,在網上搜尋一下《當下的力量》,開始還以為是一部電影,原來是一本書的名字。看一下書的內容簡介,正如題主所言,講述的是如何擺脫思維的控制,找到內在真正的自我,教你如何把大腦和能量聚焦在當下,擺脫內心的痛苦和焦慮,從而獲得充實感與巨大的效率。
看過簡介之後,想起了自己曾看過的向本書,羊皮卷、卡耐基系列從書,最偉大的推銷員等勵志書籍。裡面也談到了如何控制情緒,擺脫焦慮。說得對極了,焦慮都多是對未來可以要發生事情的擔憂及對過去發生過事情的後悔。說白了,昨天已過去,明天還未來到,我們唯一能擁有和控制的時間就是當下。只有珍惜現在才是最重要的,沒必要焦慮。有的書中給出了方法,自己也知道。也嘗試說服自己擔心是沒有用的,昨天的太陽曬不幹今天的衣服。沒必要懊悔!同樣,明天是很多人期待的今天!道理都明白,可到實踐中,還是無法徹底擺脫焦慮感。會不由自控地以已發生的事耿耿於懷,甚至是懊喪。對未來的日子還是充滿焦慮。比如作為一個普通家庭,未來孩子的出路在哪裡?在這種焦慮中,確實流逝了很多時光。所以,至今仍然走在尋求當下力量的路上。
有時我們會像智者一樣地安慰別人,回過頭來卻像傻子一樣折磨自己。羅曼羅蘭說過,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打敗我們的不是敵人,你可能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徹夜難眠,而別人早已忘記了他說過什麼話傷了你。你可能會因為做過某件事寢食難安,你所放不下的可能讓你痛苦很多年。
看看這些心靈雞湯類的書還是有些幫助的,還是能夠緩解一下焦慮的情緒,但要徹底擺脫,恐怕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大概這也就是偉人,聖人稀少的原因了。普通大眾就是普通大眾,有著普通大眾的憂思與擔心!一切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