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棉花教育堂
-
2 # 成就卓越
好習慣,什麼習慣吶?生活,學習。知道,瞭解,掌握最後建立。那好吧,就適當的年齡開始學一門興趣吧!有目標,有過程,最後還需要時間!你不放棄他不倒退!好習慣就有了!這是說不出來,是做出來的!
-
3 # 輕鬆育兒學堂
古人云:“3歲看大,7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好習慣是受益終生的,給孩子萬貫家財,不如給他好習慣!
如何建立好習慣呢?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孩子長大後,身上多少都有父母的影子,想讓孩子有什麼樣的好習慣,父母要先做到。
比如,看書學習,懂禮貌,講衛生,做事有始有終,不怕吃苦,遵守時間,做事提前計劃,待人友善謙虛,誠實守信,知錯能改等。
其次,要懂得放手。如果想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前提就是要懂得放手,不要怕孩子弄的一團糟,用幾次糟換一個好習慣還是挺值的。
比如,收拾書包,玩具,房間,清洗自己的碗筷,桌子,掃地,整理衣服,自己穿衣服等,這些事都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做。
第三,要幫孩子建立物權意識。
當孩子還小時,不懂你的我的他的。這個時候就要父母多叮嚀,告訴他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什麼是公共的。
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東西,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要徵求別人的意見。公共物品要隨手放回。
反過來,別人也不能隨意拿自己的東西,要學會說“不”。
如果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包括錢,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更不能訓斥,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幫助孩子歸還物品並道歉。
-
4 # 喜寶爸爸
我認為想要給孩子建立好習慣,家長的以身作則非常重要。我發現,年紀越小的孩子,她們越容易受到家長的影響,她們會無意識的學習家長的行為。
這裡分享兩個我周圍朋友的真例項子:
朋友A他是一個非常喜歡看書的人,平時沒事的時候,喜歡手裡抱著一本書,家裡隨處可見的都是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愛看書的人。他們家孩子,在沒有任何人的教導下,平時喜歡抱著一本繪本,看上面的圖案。朋友B則是一個資深遊戲玩家,屬於一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啟電腦,準備“上戰場”。他們家的孩子,在3歲不到的時候,就能熟練操作手機,拍照打電話,對電子產品非常熟悉,這其中,必然有他父親的影響。其實並沒有任何人教孩子,一定要看書玩手機,但是耳濡目染,孩子被家長的行為影響,自然的養成了習慣。
從兩個例子中,可以明顯看出孩子是很容易被家長影響的,一般來說,愛玩手機的孩子,他們的背後,必然站著一個愛玩手機的家長。
因此,想要培養孩子有一個好習慣,家長需要約束自己,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榜樣,要知道,孩子其實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
5 # 萌媽故事小課堂
0-6歲的孩子,要麼準備進入幼兒園學習,要麼正在幼兒園學習,要麼結束幼兒園學習,準備上小學,這個階段的孩子模仿學習能力最強,做父母的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至關重要。
首先,做家長的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平日裡的一舉一動都要格外注意,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正確引導孩子。
其次,養成好習慣要注重細節。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父母要指導孩子做好一些細小的事,例如孩子平日要用的本子、筆等,要告訴孩子有條理放置和提前準備,這樣每次不至於會遺漏東西,這點非常重要,孩子對自己生活有基本的條理性,這樣對自己物品時間等就會有詳細的規劃。
最後,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不能永遠在父母庇護下成長,自己要具備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比如上廁所、吃飯穿衣等都要靠孩子自己完成,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讓孩子早睡早起,節制孩子的娛樂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回覆列表
01 家長要樹立好榜樣
孩0—6歲的孩子對家長還有很強的依賴性和盲目的崇拜心理,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物件。家長要樹立好榜樣,不要在孩子面前做不文明的舉動。不要說髒話,不要賭博,不要沉迷手機等等。
02 要給孩子定規矩
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就允許孩子為所欲為,孩子雖小,心不小,他其實什麼都懂了。我們平時也會發現,有的孩子愛哭鬧,如果他一哭就能達到目的,他會把哭作為解決問題的好途徑,所以,家長對孩子不要溺愛,縱容,要有立場,講原則,給孩子定規矩。
不講規矩的孩子,是與好習慣無緣的。
0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長不要越俎代庖,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他其實可以獨立做很多事,家長要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做,不要總是依賴家長,因為他長期依賴家長,會養成依賴心理,不僅生活上依賴,精神上也會依賴,這樣的孩子,是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甚至獨立思考能力的。
總之呢,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發現道理,只有讓孩子親身體會,才更有利於孩子好習慣的養成。
生活習慣直接影響到學習習慣,家長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