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桑短笛

    任人唯親VS任人唯賢,一個看關係、一個看賢良,兩者似乎完全不同。但是,實際上任人唯親和任人唯賢只是“出發點”不同,結果是一樣的。任人唯親這個不用解釋,詳細說說任人唯賢吧。

    一、能臣與賢臣

    ------------酷吏-----------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是能臣,簡單的說,就是能力超群的臣子。先秦時期(秦朝及其以前),臣子是以能力好壞來區分的。能力優秀的,叫能臣。隨著秦朝的崩潰,漢朝的建立,特別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參與政治之後,賢臣就逐漸主流了起來(與之相當的,武將叫儒將)。在此之後的,還有諸如忠臣的稱謂。

    什麼叫賢臣(忠臣)?說白了,就是道德高尚的大臣。道德能衡量高尚與否嘛?很顯然不可能。所謂賢臣、或者忠臣,實際上就是”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東漢末年的童謠:舉孝廉)。

    於此同時,隨著能臣標準的逐漸消亡,賢臣標準的逐漸興起,能臣則逐漸被以酷吏稱謂之。執法無情是褒義、還是貶義,這個需要展開來說說。

    二、賢臣如何才能賢

    賢臣是沒有衡量標準的。成為賢臣的唯一途徑就是口碑。具體的說,就是上級、同級、下級、百姓的評價。

    1、上級對下級的評判標準。上級如何才會評價下級賢良?聽話、忠心。表說什麼能力。功高震主的”主“,並不特指皇帝。你不會認為皇帝能給每個縣令一個評判吧?縣令的賢良與否,主要看郡守、府臺、州官。縣令賢不賢,關鍵看對上級、特別是頂頭上司忠不忠。

    2、同級的評判。高考多1分,能超出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人。名落孫山說的是低了1分的結果。同級之間存在著必然的競爭關係。你若非要相信,別人另可貶低自己也要推崇你,哪我就沒辦法了。

    3、下級的評判。這個更簡單,”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給差評的下級,可以結賬、走人了。

    4、老百姓的評判。”官告民先擬有罪“,總聽說過吧?給官員差評跟上山落草為寇是親戚,前者是初一,後者是十五。

    5、或許有人說,還有民主評議呢。簡單一句話,民主評議得高分的最主要途徑,是人緣(現在美其名曰叫情商)。官員的職位基本屬於管理類,管理就是得罪人。你見過酒駕被抓,司機事後給警察送錦旗的嘛?抓酒駕的警察被罵、被打的新聞,常見。

    三、酷吏、執法無情是貶義詞嘛?

    酷吏的標籤就是執法無情。很多人因此對酷吏深惡痛絕。我卻不以為然。

    官吏若有情,以情辦事。好嘛?以情論,官員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學戰友等等,顯然會排名在你之前。執法有情確實會存在,但什麼時候能輪到你享受,你自己掂量吧。 相反,法律無情。可這個無情的法律,若排除人為的成份,卻是對老百姓最親的。它不優待任何人,也不歧視任何人。公平,是老百姓能享受到的最大親情。

    我翻來覆去的看,酷吏、執法無情,都是褒義詞。

    所以,我無條件支援依法治國。

    四、賢,可遇而不可求。

    官員也是人,賢良的官員和賢良的百姓一樣,都是正能量,良心的存在。這個毋庸置疑。

    但是,賢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直白的說,就是你碰到了是運氣好,但你卻不能設定什麼時候碰到,什麼事情上碰到。

    包青天好嘛?當然。包青天是人人稱頌的。但是,2000年皇帝社會的歷史上,有幾個包青天?這個機率,遠遠小於中六合彩。

    綜上:賢雖然表面上與親不同,但真正執行起來,賢不賢,就是看的親不親。任人唯賢是一個美好的期望,同時也是一個沒有實現途徑的期望。跟望梅止渴、畫餅充飢,基本一樣。

    或許有人覺得我說的太極端、太悲觀。呵呵,若你推論一個,邏輯上能保證一個人賢良的辦法或者措施,就算你贏了。

  • 2 # 天下論談

    毫無疑問,當然是任人唯賢是正確的價值觀,但有一個前提任人唯賢又要舉賢不避親。

    任人唯親則賢不聚。

    一個組織一個團隊,要實現良好運轉,不能只靠親緣關係來維繫。親緣關係有其天然的親密和忠誠,這個絕對是優勢,要不怎麼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呢?但如果只以親緣關係來決定用人選項,那麼親若賢則皆大歡喜,親若不賢,你又不能下手處理只能造成無親緣關係的賢良之才心寒,漸漸遠離。從傳統的家族型企業發展來看,發展到一定規模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後代親人的干預造成家族企業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焉。後來的一些家族企業一方面注重接班人的培養,一方面都引入了職業經理人機制,依靠職業經理人來打理家族企業,繼承人只有產業的繼承權。

    任人唯賢要舉賢不避親。

    有的人在這個問題上過於無端,一說任人唯賢就堅持不用自己的親人,那樣也是不對的,古語有云:舉賢不避親。用人看的是德和才,無論是外人還是親人,只要有德有才皆可用。而且有德有才的親人更可靠。大可不必為了體現所謂的“任人唯賢”而將有德有才的親人堵在門外。用人要先用有德有才的親人,這個必須有優先權。只要能把握好尺度,就完全沒問題。

    這就是我的觀點!

  • 3 # 騶虞2

    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選拔標準的問題。面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並不存在絕對的對與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我們不能一味的考慮“親”或者“賢”。

    先談一下任人唯賢吧。明朝的海倫是一個好人賢人。可是在當時他並沒有得到重用,這並不是完完全全是由於當時官場黑暗,而是因為當她進入職場之後便再也保不住好人賢人的名聲。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不一定具有造福百姓的能力。再談一下任人唯親。春秋時期的晉國大夫祁黃羊便是一例。在他退休時晉國國君讓他舉薦人才。他先推薦自己的仇人解狐,然後推薦自己兒子祁午。車落下了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美名。

    總而言之,讓每個人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這便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 4 # 聰慧的我愛我家

    這是一個很繞的問題……任人唯親、任人唯賢?你說(大家說)哪個是正確的方式?

    如果是單位的工作當中領導用人必須要任人唯親,當領導的你用人卻不相信手下的人:防這防那的,誰願意為你賣命工作?

    任人唯賢?我的理解是正人、是君子,當今社會你得提防著點,不要太任人唯賢……很多的小人會鑽法律的漏洞,利用你的信任來幹些損人利己的事情,唯親、唯賢好複雜哦。

    我還是相信這個世界上應該有相當多的正人君子,幹任何事情老天都在看著每一個人,多幹好事利己利人,因果報應不要不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休假補助怎樣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