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發生
-
2 # 浮生學堂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只是補充,但不可或缺。
首先從人的發展而言,6週歲前幾乎都是家庭教育,而這個年齡恰恰是人的性格養成時期,勤勞、堅持、善良等這些優秀品質從這個時期已初現端倪,這其實已經把孩子往不同型別的人群分類,這些品質往往是影響人一生的關鍵因素。
具體來說,家庭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言傳身教:家長的言行深刻影響孩子,從孩子能看出家長的文化修養和素質。教育與學習是相對應的面,一個家長的一言一行是不用口頭告訴孩子的,他就能模仿得惟肖,許多孩子哪怕是走路的動作都極像大人,很多人誤以為是遺傳,其實這就是學習的效果。
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社會經驗和知識就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家長對事件持什麼態度,孩子就有類似的看法。比如一個家庭大人養成隨時關燈的習慣,他的子女久而久之也會同樣養成帶約的習慣。
三、家長是非觀影響孩子。孩子即使在學校、在社會上看到了不得體的,不好的東西,在判斷是非不成熟的情況下,父母的判斷將影響孩子的審美觀。比如一個父親開車時喜歡罵髒話,總責怪對方不是,他的孩子一定也會是一個責人恕己的人。
四、家長的教育方式會影響自己的孩子:家長的教育方式將給自己的孩子的教育觀念形成深遠的影響,孩子長大、結婚生子後的教育方式要麼完全一樣,要麼完全背道。
如今學校的教育功能正在弱化,現在基本只有傳授知識的功能了,育人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口頭說教上,禁止這不許那,但是孩子並沒有真的理解為什麼,所以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便是老師告訴孩子哪些壞習慣不能做,比如亂扔垃圾,但是抵不住家長的一個動作,正是老師教他千百遍,一招回到解放前。但學校教育仍然不可或缺,因為只有學校才能提供完整的知識體系。
結束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相互配合,不能成為對立面,良好的家教必定需要良好的學校教育才能培養出優秀人才,如果只是單方面要求另一方面盡責,對孩子都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
3 # 楊乾堯
實際上,教育可以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
其中家庭教育是核心,學校教育是重點,社會教育是補充,而自我教育則是落腳點,是歸宿。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體現在對孩子的一生相伴,以及父母永不缺位的言傳身教,是人格教育的主陣地。
學校教育是階段性的,是學生獨立走向社會的跳板,以培養能力、公民意識、職業素養為重點。
社會教育則是對以上兩種教育的補充,有時也起到雪中送炭或錦上添花的作用。
但不管家庭教育再好、學校教育再精彩、社會教育再豐富,如果沒有孩子的內因起作用,沒有自我教育,一切皆為空。因此,自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歸宿。
我認同教書匠老楊的一個觀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保持一致”,一致的目標,一致理念,相似的方法與手段,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不會糾結,就會朝著一致的目標而不斷努力。
也認同大勇談教育的一個觀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人格教育的主陣地,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孩子的一生,當然也包括遺傳因素。
-
4 # 愉快的童年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更側重於孩子的孩子行為習慣方面的培養,相當於是孩子的情商培養;學校教育則是傳道受業解惑,更偏向於知識的傳授,即智商的培養!
家庭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孩子從出生開始,他的生活就受到周圍影響,特別是朝夕相處的父母,影響最大。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他們模仿著父母的一言一行,因此父母的行為習慣,也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規律的生活,不僅有利於孩子身體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孩子生理上的健康發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慢慢由家庭小環境開始接觸外界,接觸家庭外的人群、事物。兒童特別是幼兒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但他們有著比成年人更加敏銳的感受能力,家長要幫助孩子提高鑑別能力,同時還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行為舉止,為孩子樹立正面的形象,最佳化兒童心靈,預防兒童犯錯誤。提高全民族素質,從兒童抓起,良好的思想意識、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質、積極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較強的應變能力、吃苦耐勞的新青年,這些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養高素質人的必要條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肩負教育子女的重要責任。
回覆列表
謝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若只有學校而沒有家庭,若只有家庭而沒有學校,都不能單獨承擔起塑造人的細微複雜的任務。”因此,家庭教育很重要,學校教育也必不可少,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應該不僅僅是家長自己的事情,學校教育也應該要參與到家庭教育當中,承擔著服務與指導的重要功能。離開了家庭教育,我們的學校教育也很難產生實效性。
目前,還存在著許多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和諧的地方。尤其是現在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家長忙於事業,為生計奔波,無法顧全孩子教育,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滿足孩子一切的物質需求,就算盡到自己的責任。而傳統的思想也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就等於履行了家長的義務,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學校。
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學校教育成功與否,就看孩子能否考個高分,成績代表了一切,家長對孩子和老師的要求就是把成績搞上去,導致學校教育過分看重學習成績的提高,難以兼顧孩子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的發展。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標又有無法互代的個性優勢功能,學校教育是主導,家庭教育是基礎,這兩者是緊密聯絡的有機系統,兩者應該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發揮整體教育的作用。
因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保持一致。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以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很重要,學校教育也必不可少,學校教育就像一棵大樹,它的生長離不開家庭的土壤,土壤越肥沃,Sunny雨露越適宜,它就會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