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王晨陽

    您說的應該是被稱為史上“最摳門”皇帝,他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摳門,可以用一句話形容,他用百姓的標準過日子。

    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一直厲行節儉,唯有一件事情很例外,就是修建皇陵上面,整個過程可以概括為“兩修一拆”。兩修就是先後為自己修建了東西兩座皇陵,一拆是他拆除了剛剛建好的西陵建築,回填了地宮。

    之所以修了兩座,是因為東陵建好後發生了滲水事件,放在任何皇帝手裡都是說不過去的。另外古人講究風水,發生這種事故,對於他們來說是不祥的預兆,於國於家都不能忽視。

  • 2 # 小喇叭的歷史觀

    我們中華民族有一項傳統美德就是勤儉節約,經歷了幾千年的文明發展,依舊被人們推崇,而歷史上有那麼一位皇帝曾經也是節儉的推崇者,經常只吃一個菜,喜歡穿打補丁的衣服,但是卻花巨資修建了兩座皇陵,這位皇帝就是清朝歷史上有名的道光帝。

    (一)道光帝的節儉從何而來

    古代皇帝從小生活在皇宮中,對宮外的事情知之甚少,畢竟那個時代沒有像現在這麼便利的通訊方式,新聞資訊傳遞並不發達,所以要想獲得民間資訊,只能依靠大臣的講述或者自己去微服私訪體察民情,而道光帝開啟他節儉道路也是源於一次跟隨嘉慶回鄉祭祖,看到自己祖先能在艱苦的條件下開創基業,而自己現在卻生活的非常安樂,一下子覺得自己應該發揚祖輩的精神,之後回宮就開始了節儉之路。

    道光帝是一個行動派,回宮後馬上下令全國都要遵循節儉的美德,並且減少了上貢的品類,還嚴格限定各級官員的衣著和生活配置,其實從現在看來這個想法和措施是好的,但是那個時候大臣過分解讀道光的思想,甚至借用道光的節儉開始大量斂財。比如說到穿衣服的問題,皇帝的衣服自然是內務府專門私人定製的,但是道光覺得總是換新衣服太奢侈,所以堅持穿舊的衣服髒了就洗洗再穿,即使破了也要修修補補,這就出現了在宮中打一個補丁要5兩銀子的說法,而大臣們為了討好道光,也開始在自己的衣服上打補丁,一時間上朝的時候滿朝文武都是穿的破破爛爛的,而宮中內務府的人也利用道光不知行情斂財不少,反而催生出了腐敗問題。

    (二)道光帝為何奢侈的修建兩座陵墓

    道光帝確實在生活上把節儉做到了極致,不管是吃喝用度還是衣食住行都按照老百姓的標準要求自己,但是有一件事卻是個例外,人們說他在修建陵墓的時候卻斥巨資修了兩座,完全跟之前的形象大不一樣,但實際上修建兩座陵墓是有原因的。

    在中國的古代一直都有“以孝治理天下的說法”所以人在死了以後進行安葬的時候也會選擇跟隨自己的父輩去安葬,包括現在我們也一直沿用這種習俗,自然注重禮儀道德的皇家也會遵守禮制,但是奇怪的是在清朝卻出現了清東陵和清西陵,為什麼清朝的帝王沒有集中埋葬在一起呢?

    從順治帝開始到康熙一直都是遵守古法埋在清東陵的,不出意外的話雍正也應該是下一個,但是偏偏雍正卻在清西陵給自己選擇了一塊墓地,雖然民間的說法是雍正當時繼位是透過非正常手段上位的,所以害怕百年以後無顏面對康熙,所以就選擇了離他300公里遠的清西陵,但是這種說法又缺乏實際的事實依據,只能是說這是雍正自己的選擇,後人只能遵循。到了乾隆時候,這個問題就成了他需要解決的難題,如果跟隨雍正埋在西陵,就意味著承認雍正違反祖制了,但是如果他埋在東陵,那以後他的後代也會跟著去了東陵,西陵就只有雍正一個人了,所以為了能夠兩全其美,乾隆就規定隔代安葬,所以乾隆去了東陵,嘉慶就在西陵,按照規定道光應該埋在東陵。

    每位皇帝在生前都會為自己修建陵墓,所以道光就開始在東陵選好了墓地花費幾百萬建造,但是事情偏偏就發生了變化,還沒等正式使用,這個造好的陵墓居然出現了漏水現象,道光自然不可能讓自己死後住到漏水的陵墓中,又不可能在清東陵再修建一座,所以只能轉到了清西陵重新修建,這樣一來二去兩座皇陵加起來造價就更高了,也就有了人們的這個說法,以節儉著稱的道光帝卻花費巨資給自己修建了兩座陵墓。

    總的來說,從歷史來看道光帝厲行節儉的出發點是好的,他想要為國家財政節省開支,但是奈何王朝已經江河日下了,終究是無力迴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端午習俗,民族精神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