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631718102184
-
2 # rain7267384465597
戾氣是個漢語詞彙,是暴戾之氣的意思。即一種殘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或風氣。可以看做殺心重,但更指向廣泛一些,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偏愛殺戮,比如動不動破口大罵,或對一些小壞事就非常嚴厲處罰。
如何培養一個沒有戾氣的Sunny孩子
從根本上說,父母得以身作則。作為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父母自我情緒管理的方式以及與他人的相處模式很容易成為孩子效仿的物件。如果家長身上戾氣很重或者奴性十足,妄想孩子沒有戾氣或者不懦弱,恐怕不大可能。
一、避免打罵孩子,或使用攻擊性、傷害性的詞語
語言是有能量的,積極健康的語言會讓孩子變得樂觀、自信,攻擊性、傷害性的語言只能帶給孩子傷害,甚至毀掉他的人生。
有位心理研究所所長在少管所做心理輔導之後發現,少年犯犯罪跟父母對他們慣用的語言存在很大的關聯。每天在“闖禍精”“真丟人”“廢物”“就知道吃”“只要是人,就比你強”這種語言暴力生活下的孩子,很容易把這種情緒延續甚至轉化成行為。
對於父母而言,一旦選擇了用語言暴力甚至打罵,就像是在孩子身上種下了戾氣的種子,它很容易讓尚未形成自我判斷的孩子意識到,攻擊、傷害的語言暴力甚至武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
二、引導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分享一個案例。米媽在家裡佈置了一個“冷靜角”,擺放了自己喜歡的鮮花,放了兩本能讓自己放鬆的書。每當遇到煩心事或者眼看著要跟米爸或者小米發生爭吵的時候,她都會提出來“我想先去冷靜一會兒”。時間一長,3歲多的小米也一改之前發脾氣就摔東西的行為,選擇了畫畫和看書這些可以讓自己冷靜的方式。
三、以身作則,吵完架學會和解
父母吵架是孩子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場景之一。作為溝通的一種方式,吵架的確不可避免,但是父母需要儘可能不然給孩子看到。如果不小心被撞到,建議一定要用理智的方式,當著孩子的面達成和解或者共識。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明白,成年人之間的矛盾是可以和平解決的。
四、多傾聽孩子,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阿西莫夫說過,如果一個社會中每個人的性格都是自大而頑固,並且生活在不安全感之中的話,那麼戾氣就自然會產生並且越來越重了。
對於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父母們需要耐心去聆聽。特別是對5歲以下的孩子而言,由於自身認知能力較弱,辨識能力不強,很多偏激的想法很容易在孩子心理紮根,埋下日後的隱患。所以,遇到問題,耐心的跟孩子聊聊天,聽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和被尊重,才能獲取更多的安全感。
回覆列表
戾氣是個漢語詞彙,是暴戾之氣的意思。即一種殘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或風氣。可以看做殺心重,但更指向廣泛一些,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偏愛殺戮,比如動不動破口大罵,或對一些小壞事就非常嚴厲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