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廣逵
-
2 # 鴻鵠九德1
富貴如果來自正道,就算當保安我也可以,富貴來的不義,那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原文: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可以,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3 # 林0905
孔子說:富貴不可求,從吾我好。我認為說的是對的。(原文原義如何,我是不管的。)富貴可遇不可求,看你命中有沒有,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要改變命運,找真正的風水師幫忙吧。
-
4 # 善氏
善讀「論語」7.12:富而可求須合道,如不可求從所好
「述而篇第七」12【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譯文】
孔子說:“若富貴可以道而求,即便是不喜歡的職事,吾亦可為之。若不可以道而求,則從吾所好。”
【註釋】
“富”,指富貴。
“求”,指以道而求。當然,儒家之道,即是仁道。
“執鞭之士”,古時為貴族、官員執鞭開路或守門者,地位低下。因後面有“從吾所好”一句,故此處應是以“執鞭之士”來比喻不喜歡的職事。
【評析】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故富貴之可求與不可求,乃以道為準繩。因為富貴乃是人之所欲,所以若可以道而求,即便是像“執鞭之士”這種不喜歡的職事,孔子亦可為之。若富貴不可以道而求,孔子寧願從己所好,絕不違心求之。
由此可見,孔子並不反對榮華富貴。當然前提是榮華富貴的取得必須要合於仁道,這是原則問題。孔子絕不會違背仁道去求富貴。
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就是說,非其道,雖一飯之小,不可接受;如其道,即天下之大,亦可笑納。孟子之言正可與本章宗旨相互發明。
-
5 # 壹壹若塵
理解孔子說這段話的本意,從«論語»中找答案是最簡便的方法。
1,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注意:孔子這裡說的是富,不是富貴。富,指財富,按現在的話說是有錢;貴,指身份,有社會地位,在孔子那個時代就是走仕途,當官。執鞭之士,是指為富貴階層人士執鞭駕車。
因而,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如果能得到財富,為人執鞭駕車這樣的事,我也可以去做。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我要按自己的意願,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2, 為什麼說"執鞕之士"是指為人執鞭駕車呢?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達巷:地名。 黨:古時500人為一黨,是一種行政區域,比鄉小。 孔子的時代講究六藝。六藝: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
達巷那個地方的人說:"孔子真是偉大啊!他學識淵博,可惜沒有足以支撐他成名的專長。"孔子聽到了這種議論,對自己的學生說:"我幹什麼呢?是當個趕車人,還是當個射箭手呢?我還是當個趕車人吧。"
從這段文章可以看出,孔子說的"執鞭之士"就是指執鞕駕車。
3, 孔子為什麼有"可求,不可求"的說法呢?這裡涉及到孔子所堅守的道德標準。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疏食:粗糧。水:指冷水,那時稱熱水為湯。
孔子說:"吃粗茶淡飯,喝冷水,拿自己的胳膊當枕頭,也是可以快樂的。依靠不正當的手段得到榮華富貴,對我來說,就象天上的浮雲一樣沒有意義。
這段話充分展示了孔子安貧樂道,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君子節操。
把上述三段話聯絡起來思考,有助於理解孔子說第一段話的本意。
回覆列表
原話不是這樣的。
7.12.[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①也,雖執鞭之士②,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原文通釋]
孔子說:“富貴如果能夠追求,即使是給人拿鞭子的差事,我也去做。如果不能夠追求,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做事。”
[註釋]
①富而可求:富貴如果能夠追求,意思是說追求富貴不是無條件的,要在符合道義的原則下追求富貴。富,指升官發財。 而,如果。可求,能夠追求。
②雖執鞭之士:即使是給人拿鞭子的差事。雖,即使。執鞭之士,古代為天子、諸侯和官員出入時手執皮鞭開路的人,指地位低下的職事。
[解讀與點評]
天下“富而可求”的事不多,因為它有“可求”的原則——道,沒有原則地追求“富”,是不可取的。改革開放以來,不少人富起來了,有人甚至是一夜暴富,一些人在掘第一桶金時,用了不正當的手段;一些人披上官服,靠得也不是真才實學,這都是不合於道的。本章所說的“富而可求”只是一種虛擬,孔子壓根兒就沒有拿它當真。之所以這樣說,正是為了強調富不是可以求到的。違背原則追求來的榮華富貴是人所不齒的。反之,勞動致富,智慧經商,靠能力提升又何嘗不值得稱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