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憂雜貨店老闆
-
2 # 心偌止氺
常見品種有燕尾紅瑪麗、燕尾黑瑪麗、三色瑪、高鰭紅瑪麗、高鰭金瑪麗、皮球銀瑪麗等。飼養水溫18-24攝氏度,喜弱鹼性硬水,餌料以蟲魚為主,也可攝食顆粒飼料。繁殖水溫24-26攝氏度,雌魚臨產前腹部有一明顯的胎斑,每次產仔50-150尾,每月產仔一次。瑪麗魚的飼養水中注意要定期加點鹽,以保持水質弱鹼性。
瑪麗魚具有和孔雀魚一樣的卵胎生的繁殖特性,同樣屬於胎生鱂魚科的熱帶魚,品種多變,根據體型形狀區分,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型和氣球型(俗稱:茶壺);根據尾鰭形狀區分,可大致分為兩類:燕尾型和圓尾型;根據背鰭形狀區分,也可大致分為兩類:低翅型和帆翅型;根據體色區分,則有更多種類,比較常見的有:黑瑪麗、花瑪麗、三色瑪麗、珍珠珠瑪麗、金瑪麗、銀瑪麗、球瑪麗等等。 瑪麗魚性格溫和,最好在呈弱鹼性的硬水水質環境中飼養,食性頗雜,容易接受各種動物性活餌以及人工餌料,同時,也喜歡啄食水草、水族箱缸壁上蔓生的青苔,所以在飼養過程中,不但要注意需要定期喂飼植物性餌料,以助其生長髮育的同時,還應該注意,由於瑪麗魚喜歡啄食的特性,在水質環境較差或嘴部受傷的情況下,極易感染細菌導致口黴病的發生。瑪麗魚體質較強健,比較容易飼養,它們甚至可以忍受10℃左右低溫,但並不是說,它們可以在這個極限水溫生長良好,長時間的低溫環境,同樣很容易導致它們受黴菌感染生病,直至死亡。
瑪麗魚自仔魚初生後的35-45天后,即發育成熟。雌雄鑑別比較容易,通常,雄魚個體比較瘦小,體外交配授精的生殖器管--臀鰭呈棒狀,較為尖細;雌魚體型較為粗大,臀鰭呈扇型,通常體內含有大量受精卵而顯得膨脹。(對照下圖的銀瑪麗作比較,前為雄魚,後為雌魚。)
瑪麗魚的繁殖:瑪利魚進入性成熟期以後,幾乎每隔35天左右,即可生產一次仔魚,由於瑪麗魚是卵胎生魚類,即體內授精,待受精卵發育成熟,便直接產出仔魚,因而繁殖較為便易,只需注意雌魚的腹部膨脹並伴有發黑現象,同時,仔細觀察雌魚的肛門部位,如發現產卵管呈點狀突起或明顯下墜拖出,那麼,雌魚在2-5天內,定會生產仔魚,只需將雌魚單獨放置到繁殖缸即可。期間需要注意,不要過量更換水質,水質變化劇烈,將直接導致雌魚早產,而生產出發育未成熟的仔魚個體甚至還是未發育的卵!瑪麗魚生產仔魚的數量視雌魚的體型大小,一般會隨著雌魚的生長髮育而增加,數量在40-100尾不等,有些魚可以一次產200條左右!仔魚產出後,稍過片刻即會自行遊動,亦會捕食較小的水蚤,也可直接喂飼顆粒較小的人工餌料。
-
3 # 三晉後生
瑪麗魚作為廉價的熱帶魚代表,在每家水族店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廉價不是因為它不好看,而是因為它能吃長的快,能生族群大。物依稀為貴,它顯然不在其列。不過它確實新手玩家接觸熱帶魚的最佳選擇之一。
飼養條件
具體的就不講了,百度裡一大堆。直白點說,只要人能喝的水就能養,不用管軟硬度,水溫不要低於15度,恆溫就好。
繁殖
正常養一兩個月母的就會懷孕,肚子大了就隔離,一般第二天就會產仔。由於是卵胎生,一生下來就是小苗。不過還是卵狀的,最多3天都會遊起來,剩下的就是死卵了。
小苗喂蛋黃水,豐年蝦卵,沫兒狀飼料皆可。長大一點放出隔離盒會長的很快。我的苗子分一半到缸裡,一週後缸裡的苗子比隔離盒的大一倍,不過壞處就是——缸裡的只剩下一半,現在只有一條,但已經長的跟成魚一般大小,滿滿的成就感。
唯一注意事項
很好養,但這魚很容易得白點病,也就是很容易感冒。致命的情況少,但少不了折騰一番。所以養這個魚唯一注意的就是恆溫,溫度波動不能過大。新瑪麗進缸前先把水溫調職30度,3天后再回復正常溫度,可以大大降低以後患白點病的機率。
回覆列表
銀瑪麗的仔魚飼養並不難一點。
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一、只要掌握好餵食和換水就可以了,第一天不要餵食,第二天才喂。
水溫對魚的生長髮育很關鍵,瑪麗的溫度應該在25左右,小魚一般都是喜歡老水,只要不是太渾濁不要換的太勤,每天投餵2~3次,每次以20分鐘內吃完為佳。注意要及時清理糞便和殘料,以免夏天氣溫高水質變壞。
二、餵食方面有幾種方法:
1.喂草履蟲、豐年蝦、水蚯蚓。豐年蝦可以到魚鋪買卵來孵化。
2.雞蛋黃,可以捏碎用紗布包住,喂的時候在魚缸裡晃晃.也可以用一小部分放到水裡.
3.飼料.如果喂大魚的飼料是固體顆粒飼料,可以把它研碎,投放到水裡,飼料會被泡軟,小魚就能吃了。
魚仔比較小,如果能捕撈到小紅蟲或培養的“灰水’(包括草履蟲)來投餵更為理想,但切忌多喂,防止敗壞水質。
三、在換水時要注意水質和溫度不要差距太大,不然小魚就要出事了。
四、小魚體弱,注意不要讓它得病了,有病就要馬上治療,最好用專用藥。
當小魚大到一定時候,就能像大魚一樣飼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