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013679376
-
2 # cotton
出於對經濟利益和社會文化價值方面的考慮,政府對好萊塢一直持支援態度。但由於美國社會濃厚的宗教氛圍,和對電影傳播的巨大力量的清醒認識,美國政府與民間對好萊塢的批判與規範貫穿了整個好萊塢的發展史。
從鎳幣劇院開始,美國電影業就在道學家們的批判和質疑聲中成長。1909年,美國成立了由教堂聯合會、公共教育協會、婦女市政聯盟和防止犯罪學會等機構聯合組成的紐約市電影檢查委員會,即後來的“全國評審委員會”的前身。
嚴密的檢查網路一方面規範了好萊塢電影的道德性,但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好萊塢的進一步發展。據邵牧君所著《禁止放映:好萊塢禁片實錄》一書記載,1921年,各州議會收到的反對電影的各種法案達數百件。
經過20年的反文化運動風潮,到80年代,保守的社會風潮再度迴流,成為美國主流社會價值觀的主要特色,以美國主流商業大片和奧斯卡獲獎影片為代表。雖然後來電影審查制度為電影分級制度所代替,但直到今日,在這些美國主流電影中仍然能窺見海斯法典的身影。
-
3 # 陝西郝敬國
而這些在其電影中都有著很好的體現,這些都是很多其他國家電影所不具備的。包容這一點尤其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電影《硫磺島來信》,能從侵略者和敵人的角度來表現戰爭,發掘敵人身上的閃光點與無奈,在全球恐怕沒有多少國家能做到。因而美國電影一直是著世界電影產業發展的潮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遊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鎳幣影院
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週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這些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當時的產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
共20張
美國電影海報圖片
1903年,鮑特,E.S.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藝兒發展為一門藝術。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來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
電影收益高,競爭激烈。自1897年開始,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該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並與電影膠片專營者之一的伊斯曼柯達公司達成協議:只有專利公司成員組織方能購買伊斯曼膠片。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
重心移向好萊塢
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磯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這裡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遠離專利公司的控制,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大衛·格里菲斯此時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於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他已為該公司攝製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瑪麗·畢克馥,麗蓮·吉許等。[1]
共4張
早期影人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鎳幣影院逐漸被一些條件較好的電影院所代替;電影專利公司的壟斷權勢也逐漸消失,終於在1915年正式解體。此時以格里菲斯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已經出現。製片中心也從東海岸移到好萊塢。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程度地破壞和損害了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勃興。美國電影源源不斷地湧入歐洲市場。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電影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早期電影導演
對美國早期電影的發展和提高做出貢獻的共有3位導演,他們是大衛·格里菲斯、托馬斯·英斯和塞納·馬恩省特。
格里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在當時來說是一部空前的鉅作。但由於該片的種族主義觀念而受到輿論界與觀眾的指責。他次年拍攝的《黨同伐異》由於構思和技巧不適應當時觀眾的接受觀念,加之其它社會的、經濟的原因,也遭到冷遇,但該片的 4個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的故事和平行剪輯技巧卻給以後的蒙太奇方法以啟示。英斯的以開發美國西部為題材的影片,塞納-馬恩省特以滑稽、打鬧見長的喜劇影片,則是美國電影中型別片的雛型。
回覆列表
好萊塢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郊區,美國著名的電影生產基地。1886年,房地產商哈維·維爾克特斯在洛杉磯郊區買下了一塊地,他的夫人將蘇格蘭運來的大批冬青樹栽在這裡,就有了好萊塢這個名字(在英語中,Hollywood是冬青樹林的意思)。1907年,導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帶領他的攝製組來到洛杉磯,拍攝《基督山伯爵》。他們發現,這裡明媚的自然風光、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氣候是拍攝電影的天然場所。從1909年開始,著名的製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萊塢以天然背景拍攝了好幾部影片。當時,美國電影的中心在東部,紐約是大本營。從此以後,許多電影公司紛紛來這裡拍片,開始了美國電影業移師好萊塢的大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