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xxxeer

    成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往往會壓制了孩子的天性,只要孩子過得開心,沒有品質上的問題,就不應該約束太多,小學三年級之前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蹲下身子看兒童的世界,那才是父母該做的。

  • 2 # 小雪愛晨讀

    懂事,包括方方面面,孩子還在生長髮育階段,很多能力需要逐漸培養,家長不能按照成人的要求來要求孩子。

    懂事是個很大的範圍,我們要給孩子指出具體的問題所在,並且耐心溝通,一起解決。一味要求孩子懂事,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膽小、畏首畏尾、不願意交流,沒有勇氣去嘗試,害怕犯錯誤。家長要用豐富的詞彙來鼓勵孩子,比如勇敢、熱情、有勇氣、努力、靈活、有愛心、觀察仔細等等。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是需要父母給予耐心,不斷練習,逐漸養成的,所以家長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懂事,要給他們指出具體的問題,再去解決。

    小孩子總是很活潑的,有時候難免毛躁,說話聲音大,大吼大叫,可以告訴他,現在需要安靜,我們要輕一點。

    小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我們覺得稀鬆平常的事物,小孩子卻很想自己動手去搞明白,這個時候要有耐心,告訴他,這是什麼,做什麼用的,為什麼放在這裡,父母可以給孩子演示下,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這樣不僅訓練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他會很開心。

    孩子的觀察能力很好,他們的關注點有時候和我們不一樣,大人可以整體感知,但是孩子還做不到,他們可能關注聲音、動作、顏色等等,但可能是分開的,他們願意重複,每次還津津有味。

    孩子慢吞吞,可能是感官、肢體等的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強,但又渴望獨立完成,家長要有耐心,孩子經過反覆練習,會越來越熟練,技能都是慢慢積累的。

    總之,家長要對孩子有耐心,允許他犯錯誤,允許他慢慢來。

  • 3 # 木蓮媽媽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才是大人所說的懂事呢?孩子不再調皮搗蛋,能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這叫懂事;孩子不再吵著向大人要東西,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這叫懂事;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吵,能夠主動退讓,這叫懂事;孩子從來不需要家長操心學習,在學校名列前茅,這也叫懂事。

    如果哪家孩子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那真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是一個讓所有家長都羨慕、讓很多孩子都煩惱的一個存在。可是,孩子這樣“懂事”,真的好嗎?孩子比同齡人都要成熟。這究竟是為什麼?

    當然,我們不能排除,有些孩子天性敏感,能夠比別人更早地感知家庭和社會。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是“熊孩子”,他們對於外部世界所發生的一切都不太瞭解,規則感也不強,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而成長的過程,就是讓孩子逐漸從自己的小世界裡脫離出來,並且成功融入到成人世界。

    而那些“懂事”的孩子,往往就是過早地進入到了成人的領域,這裡指的是思想和心理方面。他們被迫去理解一些他們所在的年紀不需要理解的事情,也許他們最終無法理解,但是面對家長的言辭和做法,孩子只能假裝已經明白,並且裝作“懂事的樣子”。

    父母都是怎麼“逼迫”自己的孩子懂事的呢?看看以下這些話,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

    1、“你看看X家的XXX,人家多懂事,你怎麼啥都不懂啊?”

    家長在用其他人與孩子進行對比,希望的是自家的孩子能夠向更優秀的孩子看齊,學習他們的品質。可是這種攀比心理,會給孩子更多的心理負擔。因為家長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也不自覺地和那個“別人家的孩子”較勁兒。

    孩子想要努力超越他,為的不是自己可以變得更優秀,而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期待家長不再對自己嘮叨,也能對自己說出“你很懂事”這樣的話。

    可是,因為各方面條件的制約,不是所有人都能超過那個標杆,而這些孩子一旦失敗,家長很有可能會更加苛責,而孩子也會更受傷。

    2、“這個東西這麼貴,還沒有用,為啥非要買,你這孩子真不懂事!”

    在孩子遇見心愛的東西時,第一反應肯定是向家長索取。而家長第一眼看的一定是東西的價格,但是孩子並不知道價格的影響。如果孩子想要的東西很貴,超出了自己的承受範圍,大部分家長往往不會和孩子耐心解釋,而是第一時間暴跳如雷,批評孩子想要的東西太貴了。

    孩子此時還處於懵懂的狀態,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頂“不懂事”的大帽子就已經扣過來了。長此以往,孩子覺得自己不應該提出任何要求,哪怕是合情合理的,就這樣,孩子成為了“懂事”、節儉的好孩子。

    3、“爸爸媽媽一天天這麼辛苦,你看不見嗎?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很多家長工作都很忙,回到家了,可能還需要忙一會兒家務事。孩子對這些並不瞭解,他只覺得一天沒有見到爸爸媽媽了,想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兒。但是有時候父母的身體疲憊、心情也差,對於孩子提出的這種要求,會瞬間覺得憤怒,覺得孩子對自己絲毫不體諒。

    可是孩子又懂些什麼呢?他們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自然也不能理解工作辛苦。況且,想要有和父母的親子時光,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種需求了。在父母的打擊下,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懂事”、“體諒父母”,但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就是關係更加疏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民眾希望延期還熊貓,為何日本人如此喜愛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