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達漢風商貿

    張居正在世時依靠強力手段掃清了改革的一切障礙,為改革的持續鋪平了道路。身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張居正相當清楚為政之道在於“張弛有度”,所以在病重之時,在馮寶的推薦下他選擇了性格溫和、謙恭有禮的潘晟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目的就是想讓他來緩和改革製造出的各種矛盾,從而保證改革能持續下去。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張居正去世僅四天,還未上任的潘晟就被迫致仕。

    萬曆十年六月十八日,潘晟啟程趕赴京師。兩日之後,張居正病逝。

    當張居正選擇潘晟作為接班人的訊息傳來時,內閣的張四維和申時行頓感大事不妙:潘晟不僅是張居正親自選定的接班人,背後還有馮保的支援,一旦他順利入閣,張四維和申時行肯定要被邊緣化。於是兩人一致決定不能讓潘晟入閣。

    恰在此時,一直希望取代馮保的太監張鯨想要聯合張四維和申時行一同倒馮。這樣,他們二人也就不用再擔心馮保的威脅了。

    然後一切就順理成章的展開了彈劾運動,浙江道試御史雷士楨在張四維和申時行的支援下上疏彈劾潘晟。給事中張鼎思、王繼光、孫瑋、牛惟炳以及御史魏允貞、王國接連上疏彈劾潘晟。

    還在趕往京師途中的潘晟一看是這種情況,那還有心思前往內閣上任,只能迫於無奈向皇帝上疏請求致仕。對此,皇帝朱翊鈞立即表示同意。

    就這樣,潘晟這個由張居正親自選定的接班人,還未上任就被迫致仕。隨著潘晟的致仕,張居正時代過去了……

  • 2 # 覓史說事

    我是歷來都會意,我來回答。

    我個人認為張居正是培養過接班人的,那就是申時行。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三月十五殿試後三天,殿試放榜,申時行於299人中脫穎而出高中狀元,此屆掄才大典的總負責人正是張居正,所以嚴格意義上張居正是申時行的座師。

    高中狀元后,申時行入了翰林院,進宮為左庶子。以左庶子的身份掌理翰林院。此後,遷為禮部右侍郎,成為禮部的三把手。

    在這段時間內,嘉靖、隆慶兩位皇帝先後駕崩。隆慶六年(1572)六月初十,穆宗的皇太子朱翊鈞即皇帝位,年號"萬曆",是為神宗。

    幾年的官場磨礪後,申時行表現沉穩,內斂,這時候申時行開始進入了張居正的法眼。

    在扳倒了高拱之後,此時的張居正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想給這個暮氣沉沉的帝國帶來一些朝氣,於是開始進行了改革,他很欣賞申時行,於是推薦申時行出任吏部右侍郎,申時行到吏部後,事事秉承張居正的心意,張居正大為高興,於是更加器重了申時行。

    張居正的改革在順利進行,伴隨著改革的進行,張居正的權勢日益熾盛,而長期處於張居正陰影下的萬曆皇帝也開始出現權力掌控慾望,他開始扶持張四維,儘管張四維在任職期間表現得對張居正百依百順,但萬曆皇帝知道張四維隱藏下的真面目,因為他是高拱的得意門生。

    萬曆三年(1575年)三月,張居正請增置閣臣,欲把申時行提前入閣,進而加以擴大政治資本,萬曆加以拖延,六月,張四維在京察期間,作《乙亥自陳疏》,在萬曆皇帝的支援下,八月十一,張四維出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而此時的張居正並未覺得不妥,甚至還非常讚賞張四維,因為其確實有才,並且對自己事事順恭。

    不久以後,張居正年邁的老父親病逝。按照封建禮節,張居正須辭官回籍服喪三年。而張居正正在推行改革,離不開京城。戶部侍郎李幼孜上疏建議"奪情"。"奪情"是出征將帥有父母之喪,因軍務不能回家服喪,皇帝詔令移孝於忠,在軍中戴孝。此議一出,張居正的政敵紛紛上疏反對。第二年三月,張居正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回江陵老家服喪。張居正臨行,薦舉兩人入閣,參預機務,一是禮部尚書馬自強,一是吏部右侍郎申時行。萬曆皇帝批准了,命馬自強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學士,申時行以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

    萬曆十年六月,張居正病死,他死後不久,便遭到改革反對派的瘋狂反撲,張四維繼任首輔後開始露出獠牙,在萬曆皇帝的有意推波助瀾下,他將許多被張居正罷官的舊臣召回,並官復原職,而這些人都是後來抹去改革政策的中堅力量。

    然而沒等到親自將張居正的改革勢力徹底扳倒下去,萬曆十一年(1583年),張四維父親去世,張四維歸裡服喪,辭朝廷於文華殿,不久後後他的母親胡夫人亦亡,兩弟又亡,於是悲痛交集,帶病致哀服喪,兩年後張四維服喪將滿,卻病歿於家中。

    張四維死後,申時行成了內閣首輔,然而作為張居正一手扶持上來的接班人,他認真分析了皇帝的態度以及朝廷百官對張居正的態度,他雖然不願意在張居正問題上落井下石,但也不想得罪反對派勢力,儘管那些張居正餘黨勢力都向他靠攏,他沒有張居正的手段跟魄力,也沒有張居正的威望跟影響力,所以他選擇做一個老好人。他在繼續推行改革的同時,又起用穩重守成的官員,周旋於改革派與反對派之間。然而和稀泥始終不是矛盾的解決辦法,是最能使人絕望的生存之道。

    縱觀申時行的官場升遷,前後經歷了張居正大的幾次力薦,加上張居正的座師之名,我個人以為張居正是把申時行是當接班人來培養的,只是申時行審時度勢,他不得不屈服於時代體制與局勢下,如果他強硬推行張居正的方針,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晶片到底是怎麼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