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泰我安1

    謝謝!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正好是文革時期,那個時候,孩子較多,大人上班的上班,下地的下地,對孩子的管理甚松,順其自然的讓他去學習,但是,那時候學校的老師管理很嚴,時不時的就有家長送孩子上學,找老師賠不是,向老師道歉,那些孩子也相對聽話,看到老師,很恭敬,老遠就給老師敬禮,老師也可以在放學後到家裡和學生家長聊聊天,把學生在校的大體表現和家長溝通溝通,家長們對孩子也不客氣,狠狠地給他們一些教育。所以,我個人認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總是得有點規矩,這樣,即團結緊張,又嚴肅活潑。不對之處請諒解。

  • 2 # 牛娃經

    教育子女過程中的心得,太多了,從懵懵懂懂到稍有經驗,走過了許多彎路,也有很多收穫,相信每位父母都有很好的體會和經驗。我簡單說下我的幾個心得:

    1、充分尊重孩子

    有時候我們明明是愛孩子,但愛過了頭,管教太多,替孩子作主,強迫孩子做這做那,反而成了不尊重孩子。等到孩子委屈流淚的時候,剛才還覺得孩子不懂事,立刻就覺得做得過分了,孩子畢竟是孩子嘛,開始心疼孩子。可是下次,又是這個模式重演一邊。

    有句詩說得好:“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她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非界,卻非因你而來。

    所以我經常提醒自己,要聽孩子的心,要懂孩子,要充分尊重孩子。

    2、七不責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很多情況下你發火了,孩子受傷更深,況且孩子犯錯,其實是大人沒教育好,責任在大人。其實早在明代,就有大思想家給出了帶孩子的好經驗,呂坤在《呻吟語》裡給出了“七不責”,我一直信任為教條。要常常擁抱孩子,用心聆聽孩子,讓他感受你的愛。

    3、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要忽視孩子的需求。經常和孩子聊天,在孩子和大人之間建立穩定的情感溝通渠道。如果大人無法回答孩子的回答,就老實告訴孩子,不對孩子撒謊,讓他知道有些事即使成人也辦不到。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尊重孩子每一幅塗鴉,每一個粗陋的作品,每一個不好笑的笑話,每一段演講,每一次勞動。表揚孩子的時候要具體。不誇孩子聰明,誇他能幹、努力。

    4、爸爸在育兒中佔重要地位

    中國的爸爸們往往太忙,在孩子教育總缺席,其實爸爸閱讀廣泛,知識面寬,能夠在育兒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教給孩子系統思維、性格穩定、堅強的毅力、社會能力等 ,爸爸應該多抽時間陪孩子。

    5、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每一次出行遊玩、購物等活動中,不要大人包辦,孩子就像附屬品,只是跟著跑。要在前期計劃、過程中,事後等各階段都讓孩子充分參與。讓孩子做責任人,帶什麼東西、怎麼坐車、遇到問題怎麼處理、吃飯住宿怎麼辦等等問題,都和孩子一起商量。讓孩子在有機會處理大問題,鍛鍊他的管理能力。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砍價高手都是如何砍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