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繡之州話古玩
-
2 # 沙海古藏
建盞
首先建窯不屬於“官搭官燒”的官窯,只能稱為貢窯,在宋之後,則為民窯。建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其珍品出現有豐富經驗,技術精湛的細微把控,更有意外偶得的不確定因素,官藏雖多,但民間常有偶得珍品勝於官藏之佳話。
建盞,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建盞的形制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為圈足,圈足較淺,足跟往往有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數為實足。造型古樸渾厚,手感普遍較沉。建盞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每類分大,中,小型。小圓碗歸入小型斂口碗類。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圓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較淺,腹下內收。淺圈足。形如漏斗,稱“斗笠碗”。
建窯歷史:
建窯本是民窯,因為宋代審美風尚,成為中國古代陶瓷歷史上一代名窯,所燒製的精品亦專供宋代宮廷使用,主要用於“鬥茶”。
建窯在晚唐、五代時期燒造青瓷,器型以碗為主,至五代末宋代初燒製黑瓷,由於宋代盛行飲茶,鬥茶的風尚,加上北宋末年的徽宗皇帝身先士卒,影響了整個社會風尚,於是建窯開始燒製豐富多彩,變化萬千又具有裝飾效果的黑釉瓷產品。
因北宋的風尚和審美情趣,造就了建盞的鼎盛時期,窯廠規模宏大,標準的黑釉瓷器大量燒製成,器型以碗、盞為大宗,此外還有少量燈盞,杯,缽等器物。
南宋時期走向衰落,窯廠開始青白瓷生產,胎體輕薄。
明代早期,朱元璋廢團茶而興散茶,點差風氣衰退,建盞窯場低迷。再加上統治者審美品位改變,造型喜雄渾古樸,裝飾喜繁密秀麗,黑瓷產量銳減。清代早期,窯口雖未徹底熄火,但燒製多為德化風格青花,黑釉逐漸停燒,直至窯口廢止,建盞技藝絕跡數百年。
而今新的建盞,正藉助當下火熱的飲茶文化火熱還魂。
建窯的黑釉是一種析晶釉,屬於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備燒製黑釉的基本條件;同時石灰釉粘性較高,最大的特點是高溫中容易流動,所以,建盞底部往往有掛釉現象。建窯黑瓷的胎質基本特徵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為含鐵量較高所致;胎骨厚實堅硬,叩之釉金屬之聲,俗稱“鐵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較多,胎質較粗糙,露胎處手感也較粗。正由於建窯黑瓷的建盞胎體厚重,胎內蘊含細小氣孔,利於茶湯的保溫,適合鬥茶的需求。
文人墨客的盛譽:
宋代建窯繁盛,許多文人墨客趨之若鶩,有許多的名句來稱頌它“兔毫紫甌新”,“忽驚午盞兔毫斑”,“建安瓷苑鷓鴣斑”,“送風鳴雷兔毫爽”,“鷓鴣碗麵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鷓鴣斑中吸春露”等等,對建盞的讚譽積極華麗恢弘之能事,可見建窯在北宋盛極一時。
建窯精美絕倫之花色紋路:
建窯素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說法,花色豐富,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
現在日本的靜嘉美博物館,收藏了一隻據說就是南宋時期的建盞,其色彩斑瀾流轉,花紋奇藝非常,曜變形制之獨特,讓人嘖嘖稱奇,歷經千年依然光彩奪目,讓觀賞之人怦然心動。這或許就是建盞的魅力。
建盞的花紋給大家介紹幾種
一,兔毫盞,從古至今享有盛名
兔毫盞指的是花紋如兔子毫毛一樣纖細的條紋狀紋理,主要窯變成因是溫度到達1300度左右,釉發生流動而帶出的花紋,但即使是兔毫,又分好多種,黃兔毫,青兔毫,銀兔毫,藍兔毫,金兔毫等。宋人對於兔毫的審美評價以宋徽宗的“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定為上品。可見其熱度,風靡一時。
二,油滴鷓鴣斑盞
油滴鷓鴣斑,主要是斑點狀態層次感不同的表現,有黃油滴,銀油滴,藍油滴,藍底油滴,彩金油滴,黑底銀油滴,黑底銀鷓鴣斑。
三,烏金盞
顧名思義,烏就是黑,例如純黑釉盞,或者黑釉下隱藏兔毫或者油滴紋理。
四,茶葉末釉盞
茶葉末釉盞理論上歸為雜色釉,,主要為強玻華墨綠色,橙黃色,或者帶兔毫。釉面有一點“開片”
五,其他雜色釉盞
釉色很雜,理論上屬於花色失敗品,主要原因是金屬還原不足。
建盞之所以風靡一時,如今再度興起,跟人們的茶文化的追捧和飲茶文化有關,更與其一盞一色,獨一無二有關。
建盞精品的創造有基於技術和經驗的老到,也有基於運氣,意外的獨特創造花紋。這種特性讓古人和今人都趨之若鶩,受到追捧,畢竟誰都希望獨一無二,展現自己的珍藏和個性!
-
3 # 醬粉匯
建盞的花色多種多樣,若是一個不太懂行的人,可能只會覺得所有的紋路都很漂亮,但是,這些漂亮的紋路有好歹之分嗎?但具體好在哪裡,並說不太清楚。其實,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獨特之處,建盞中也有珍品的存在。
回覆列表
中國的陶瓷自宋代以來,逐步得到朝廷的重視,朝廷出錢出人研製更好的陶瓷,有了官方的大力支援和管理的介入,中國的陶瓷才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和接受。建窯也是其中之一,建窯的珍品,也是供給朝廷才是最好滴,本人對建窯研究的很少,只是在古玩文化節看到一隻宋代耀變天目盞,當時認為很驚奇,有磚家說中國根本沒有,日本鬼子有三件半,因此才拍了照片,供藏友們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