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格物修身齊家烹小鮮

    一、拒絕斤斤計較的員工的不合理要求

    在企業中,有不少斤斤計較的員工存在,這些人在沒有利益衝突時,很難發覺他們自私的一面,一旦涉及到個人利益問題時,全會原形畢露。

    其實,只要平日多加留意,也不難發現他們的自私心理。自私的員工不論平時掩飾得怎樣好,一旦涉及個人利益問題時,便很容易露出真面目。例如:

    1.他會以各種理由,推卸不屬於自己的工作責任,如:“自己能力達不到”、“自己手上的工作已經太多了”、“本來自己做也不妨,但寧願把機會留給別人”等。

    2.眼見同事犯錯,他只會在旁偷笑,決不會提醒同事,更不會鼎力相助。

    3.在飯後結賬時,總愛斤斤計較,或喜愛拿著單據逐項核對,這種人,不要期望他會在別人有困難時伸手幫忙。

    其實只要認清身邊的員工,哪些是自私自利的,自私的程度如何,便不會造成大的損失。

    管理者對待斤斤計較的員工,要注意以下幾點:

    (1)滿足正當要求。與這樣的員工相處,對他的合理要求應給予滿足,使他認識到管理者決不為難他,應該辦的事情都會給他辦。

    (2)拒絕不合理要求。對於員工的不合理要求,在委婉地道出被拒絕的原因之後,巧妙地勸阻他不要得隴望蜀。

    (3)辦事公平。如果員工中有這樣的人,當管理者制定利益計劃時,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將計劃公佈於眾,使在公平之中進行利益分配,這樣便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二、不遷就爭勝逞強的員工

    企業中也不乏其爭勝逞強的員工。這些人狂妄自大,自我炫耀,自我表現欲強烈,總是力求證明比別人強,比別人正確。遇到競爭對手時,總想方設法地排擠人,不擇手段地打擊人,想在各方面佔上風。

    對這種員工,雖然瞧不起他們,但是為了顧全大局,往往遷就於他,讓著他。這樣的做法合適嗎?

    華人主張“和為貴”,這無疑是人際交往中一個重要的標準和目標。為了整體利益考慮,求大同存小異,在某些方面作必要的退讓,這也是一種高尚且聰明的交往方式。

    “讓”是一條途徑,“爭”是另一種必要的方式。殊不知,有些爭勝逞強的員工並不能理解別人的謙讓,反而認為真是自己了不起,由此更瞧不起別人,不尊重別人。

    這樣的員工,不能一味遷就,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打擊一下他的傲氣,使他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通常的作法是:在他爭勝逞強時,先以平靜的聊天方式誇讚其他人強於他,使他在自己逞強時誇下更大的“海口”,然後迫使他踐約,去實現他自己根本不可能辦到的“海口”。數次教訓後,他必不可再爭勝逞強。

    還應該看到,爭勝逞強的員工當中,有性格使然,也有社會經驗不足的,後者常常是年輕人。對於他們,應採取正面引導和點撥,開拓其眼界,增長其見識。這些員工一旦成熟,一旦對社會有了初步認識,便會改變爭勝逞強的態度。

    總之,遷就只適合那些比較有理智的員工,對於不明智的員工,不妨曉以厲害,挫其傲氣。

  • 2 # 展誼科技

    對於斤斤計較的員工,其實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此人有能力,但是事事都怕吃虧。第二類是沒有能力,而且還不願意與別人分享。我想大多數時候,我們遇到的都是第一類人群,因為如果是第二類,公司多半都不會願意留下這類員工。所以,我們平時如果遇到的是第一類員工,這說明該崗位可以選擇的人員並不多,不然又何必要留住,即便是留住了,後期他能發揮的作用性也不大。

    那麼我們就詳細的說一說,該怎麼應對該類員工。

    第一增加該崗位的備選人員。這種方案目的在於增加後備力量,使得任何時候,都有備選方案,不會一個人的去留而影響大局,因為斤斤計較的員工可能因為一件小事都選擇離開,而這時候最難的就是人員不足而不得不委曲求全。其實人員增加短期看,增加了用人成本,但是長期看,既讓老員工有了危機感,也會增加新的儲備力量。

    第二交流溝通,有時候,員工可能因為一句話,一些事受了委屈,所以表現得斤斤計較。而管理者在工作時間都是以很嚴肅的狀態,使得與員工產生了距離感。遇到這類情況,我們可以透過私下溝通,比如喝茶聊天,公司樓下散散步等方式進行交流。方便讓員工放鬆狀態,道出苦水,解決矛盾而化解問題。並且丟擲這種問題,試試員工的態度,看看他如何解決,有句話叫當局者迷,當這種問題提出來之後,他自然也會悄悄意識到問題。

    第三樹立標杆,這類員工越是斤斤計較,就越是看重公司的獎勵。我們針對公司其他一些優秀的員工進行表彰獎勵。我們通常所說,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使用就是這個道理。目的在於告訴該類員工,公司更看重德,而並非才。

    第四,切記死板說教。很多管理者遇到這類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去指責員工的短處,甚至當著其他同事面進行訓斥。其實這樣做,即便是當時沒有問題,該類員工遲早也會爆發,對公司產生損失。

    第五,如果上述辦法都用了。還是沒有辦法,那麼你就可以視情況,選擇他的去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突然特別害怕家人離開自己,害怕失去父母,甚至為此感到痛苦,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