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老雙
-
2 # 用心愛你40
這個問題,我有靠譜的答案。首先需要說明一下,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沒人樂意無緣無故地擔責任。現代人的確有不婚的傾向,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那麼,從前的人為什麼不拒絕結婚呢?我認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集體的意志。沒有婚姻制度的時候,男人只管播種、不管育苗,撫養孩子完全是女人的事。這種狀態下,嬰兒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長緩慢。
當時人類是以氏族公社的形式群居的,不同的族群之間會為爭奪生存資源而發生戰爭,而戰爭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口。所以,人類發明婚姻制度並強制推行的初衷,就是透過“男女合作撫養孩子的方式,達到增加人口、進而增強生存競爭力的目的”。
二、社會文化因素。男人天性熱愛自由、不樂意被家庭牽絆,所以西方從來不乏單親媽媽。這種狀態既不利於社會治安,也不利於增加人口、以滿足生產與國防的需求。於是,中國統治者發明了傳宗接代思想,核心是讓男人相信“延續家譜是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從此,男人對婚姻的態度才由牴觸變為熱衷。
既然結婚的目的是傳宗接代,當然要保證父子血緣的確定性。所以要把女人關在家裡,禁止與丈夫之外的男人接觸。不出門就不會有收入,所以男人要養活女人後半生。“女人給男人傳宗接代,換取後半生保障”是當時的社會共識,沒人能夠違抗。
三、女性的意志。由於十月懷胎的經歷,母性天然無法割捨孩子。可以認為,假如有獨自撫養的能力,她是不樂意和任何人分享孩子的。因此,婚姻對女性的意義,就是“在缺乏獨自撫養能力的前提下,以分享孩子為代價,換取男人提供撫養支援”。可見,女性對婚姻的態度,是隨自身獲得物質保障的能力而變化的。在掙錢嚴重依賴體力的年代,她們必然要依賴婚姻的保護。
那麼,要知道現代人為什麼對婚姻不再熱衷,不妨參考以上三個因素。
一、科技的發展使生產和國防對人口的依賴大大降低,即集體沒有再透過強制公民進入婚姻的方式來增加人口的必要。
二、隨著社會發展進步,現代人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不願再為了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傳宗接代思想正是集體意志的體現,如果個人認為結婚並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會拒絕承擔傳統賦予的使命。如女性認為“為男人生養孩子”多麼辛苦,除非男人樂意給予足夠的補償,否則她就會拒絕結婚生子,反正現在有避孕措施;問題是女人的要價極高,男人要想全部買單,那麼婚姻就會令他覺得得不償失。
三、前面說過,女性對婚姻的態度,是隨自身獲得物質保障的能力而變化的。現代科技的作用之一就是大大縮小了男女掙錢能力的差距,所以女性對婚姻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這也促使她提高了對男人“分享孩子”的要價。如果男人不提供足夠的好處,有能力獨自撫養孩子的女人會寧願用人工的方式做單親媽媽;一些無力撫養孩子、但足以養活自己的女人,會寧願不婚,也不願“便宜”了男人。
因此,上述原因根本上都是科技進步的結果,不婚現象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如果政府無意干預,個人又趨利避害,不婚的趨勢還將上升。
-
3 # 狩獵人Y
現代人結婚比之以往已經變味了,
第1經濟問題:父母不幫襯大部分年輕人是無法解決結婚這個事情的,房子是必需品,但中國一個房子需要掏空6個人的錢包,還只是首付。
第2個人問題:不想結婚其實就是太愛惜自己的羽翼,結婚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是奢侈品,像豪車一樣定期要保養並且成本較高,還容易出現故障,所以不是必需品,沒有也能活!
第3時間問題:不知道現在那個犢子整出來個996工作制,帶來的問題就是,白天不幹活,晚上幹瞎活,政府制定的工作制是,經過深思熟慮根據全世界人民的工作時間來制定的,是非常科學的,8.小時是完全夠用做任何事情的,非弄出個996導致年輕人做無效的工作,揹著焦慮生活,那有心思好好處物件,更別說結婚了。
現代人不想結婚中國社會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
4 # 色即是空710
兩方面原因,社會角度看,生活成本加大而賺錢又不易;個人角度看,自我意識愈來愈強,自私膨脹,打造精緻的利己主義趨勢嚴重。思想紛雜而多維,種種都是以我為中心思慮作為,不光是結婚獨身的問題,解決之法要靠全社會系統完善的倫理道德教育以及對物慾的淡泊結合而行。這又與社會目前發展趨勢相違,很是矛盾,但從人類社會長遠發展必以教育為主導,改變思想方向太重要了。
-
5 # 有你的世界更精彩3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穩定第一,房價求穩,結婚買房,子女上學,就醫都是一筆大開支,負債過多,不穩定因素就多了!
回覆列表
有些事說不清、塾是誰非、各人看法不一、觀點不一,誰的正確?
我舉一例:
從前,父親和兩個兒子商量:
透過若干年的積累把現積累的財富用途各位有何看法?
父親說:
依我看再購買幾畝田地、每年可再增進家庭的收入。
大兒子說:
依我看先蓋一處新房,等幾年再積累了再蓋一處房。
二兒子說:
目前的狀況全家溫飽已保障、應先給哥娶媳婦,等再積累了再給我娶!
上述觀點誰的正確?
請各位老師發表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