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 組 成:豬苓12g、 澤瀉20g、 白朮 12g、茯苓12g、桂枝8g 用法 :搗為散,以白飲和服6g,日三服,多飲暖水,有汗出即可 功能利水滲溼、溫陽化氣,主治蓄水證、水溼內停、痰飲 注意事項: 1.入湯劑不宜久煎。 2.溼熱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附方一 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 組成:茵陳蒿4g、五苓散2g 用法:上二藥和勻,每次服6g,日三次。 功用:利溼退黃。 主治:溼熱黃疸,溼多熱少,小便不利等證。 附方二 四苓散(《明醫指掌》) 組成: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滲溼利水。 主治:內傷飲食有溼,小便赤少,大便溏洩。 附方三 胃苓湯(《丹溪心法》) 組成: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用法:上合和,姜棗湯,空心服。 功用:祛溼和胃,行氣利水。 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洩瀉不止。 以上三方均為五苓散加減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專淡滲利水,主治水溼內停,小便不利諸證。胃苓湯系平胃散與五苓散合用,具有行氣利水,祛溼和胃之功,主要用於水溼內盛的洩瀉、水腫,小便不利等。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倍量之茵陳,具有利溼清熱退黃作用,適用於黃疸病,屬於溼多熱少,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 組 成:豬苓12g、 澤瀉20g、 白朮 12g、茯苓12g、桂枝8g 用法 :搗為散,以白飲和服6g,日三服,多飲暖水,有汗出即可 功能利水滲溼、溫陽化氣,主治蓄水證、水溼內停、痰飲 注意事項: 1.入湯劑不宜久煎。 2.溼熱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附方一 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 組成:茵陳蒿4g、五苓散2g 用法:上二藥和勻,每次服6g,日三次。 功用:利溼退黃。 主治:溼熱黃疸,溼多熱少,小便不利等證。 附方二 四苓散(《明醫指掌》) 組成: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滲溼利水。 主治:內傷飲食有溼,小便赤少,大便溏洩。 附方三 胃苓湯(《丹溪心法》) 組成: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用法:上合和,姜棗湯,空心服。 功用:祛溼和胃,行氣利水。 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洩瀉不止。 以上三方均為五苓散加減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專淡滲利水,主治水溼內停,小便不利諸證。胃苓湯系平胃散與五苓散合用,具有行氣利水,祛溼和胃之功,主要用於水溼內盛的洩瀉、水腫,小便不利等。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倍量之茵陳,具有利溼清熱退黃作用,適用於黃疸病,屬於溼多熱少,小便不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