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苗大俠
-
2 # 80後寶媽小鄭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而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比賽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對於孩子同理也是這樣,為了防止孩子跑錯方向,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起跑線上”。這是違背生命發展規律的學習,最後帶來的不僅是競爭中快和慢的問題,往往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題。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3歲是直覺思維期,五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讓充滿想象力,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去記憶漢字,背出一百以內的加法,他雖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想象力的空間被固化的知識填滿了。”
一年級的語文會領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水平就與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畫畫為例,8歲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視角觀察臨摹,在這之前孩子畫畫只是直覺思維的自我表達。讓太小的孩子學習繪畫技巧,告訴孩子太陽應該是圓的,雲朵應該是白的,且不說這是對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種浪費時間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精明的商家發明出來的一句廣告語,”有人說“家長被高考綁架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被廣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興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進名校。孩子們多才多藝,但卻並不享受自己的愛好。
所以,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對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試考得怎麼樣不重要!健康快樂的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
這句話肯定沒有問題,問題是怎麼認識“起跑線”,中國的很多家長第一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過去,讓孩子去實現自己小時候未能實現的目標,第二是總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自己的孩子不能被拉下,殊不知:第一,你的孩子不是你,你小時候未能實現的目標,你的孩子未必喜歡,第二,別人家的孩子與你家各方面都有差異,不應該放在同一環境中相比。所以,如何認識“起跑線”是問題,而更大的問題是家長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值要符合實際,不要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