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桂花芳香77105282
-
2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冠心病是高發於老年人群的一種常見慢性疾病,近年來面臨著越來越高的發病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
冠心病可怕嗎?嚴重了會怎樣?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冠脈狹窄、堵塞,進而出現一系列心肌缺血的症狀,表現為心絞痛、胸悶等。
1、冠心病的危害: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雖說不可治癒,但也不是絕症。其實,很多冠心病患者是可以很長壽的,曾有人對百歲老人合併疾病情況做過統計,結果發現其中約三分之一的老人均患有冠心病。因此,得了冠心病一樣可以長壽。而且,患者的病史越長,越能長壽,這是因為我們的心臟足夠強大,隨著病情的發展,會逐漸建立自己的側支迴圈,幫助恢復心肌供血,使心臟正常運作。但是,只有患者在度過慢性期後,才能建立側支迴圈,才有可能長壽。
如果患者無法順利度過慢性期,面臨的後果就是病情的惡化。很多冠心病患者初期可能只是發作性的心絞痛,但是若不進行有效的治療,會隨著病情的發展,導致心絞痛發作更加頻繁、疼痛更為劇烈,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但冠脈狹窄嚴重時,患者就需接受支架術或是搭橋術治療。更為 嚴重的情況下,患者會因為急性心梗而面臨死亡的威脅,即使是經過治療後,也可能導致心衰發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2、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的危害不容小覷,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一定要注意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以安全度過過渡期,更好生活。
具體來說,患者應注意,一定要堅持規律用藥治療,冠心病是慢性疾病,其治療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患者必須終生用藥治療,包括對原發病的治療、抗心肌缺血治療、預防血栓的治療等;定期複查,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復查,監測病情發展程度,必要時調整用藥方案。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健康生活,冠心病患者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治療路上不可或缺的,注意節制飲食,以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低糖為原則,在控制 飲食總熱量的同時,少食動物性食物、多食蔬果,避免暴飲暴食、飲食過飽等不良習慣;戒菸戒酒;適度運動,堅持每天進行30min的有氧運動,養成好的習慣;規律作息,切忌熬夜、過勞;保持平和心態,切忌情緒過激、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等,積極樂觀面對疾病。
-
3 # 羅民醫生
當然可怕!
所有人對於疾病的考慮都是一樣的,絕大多數人對於冠心病都有一定的瞭解,傳統的治療目的:“延緩病情的發展速度、控制病情的惡化程度”,那麼透過患者患病的時間、對生活的改變、可能出現的不良結果等方面綜合考慮,冠心病的可怕顯而易見,最為嚴重當然是死亡!
患病的時間!由於傳統醫學的束手無策,只能另闢捷徑進行科研,國際上各類新藥、新技術層出不窮,但往往都是治標而非治本,透過對病情進行控制,以變相達到延長患者生命的目的,這樣患者的病情沒有得到治療,往往伴隨終生,不離不棄。
生活的改變!作為冠心病患者,最為重要的改變就是飲食習慣和規範生活,另外還需要終身服藥,藥物的副作用雖然不大,但這種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很容易讓患者精神抑鬱、情緒緊張,出現雙心疾病。
不良的結果!冠心病的相關疾病有很多,其中最為常見和嚴重的是心衰,一旦確診5年內死亡率50%,而且急性心梗也是冠心病的臨床表現之一,一旦突發,不僅急更是危,需要及時進行搶救,否則很容易出現生命危險。
但現在來看,冠心病雖然依然危險,但部分患者卻可以得到治療!冠心病患者群體當中,有一部分特殊患者,我喜歡稱之為“假性冠心病”,此類患者同樣是心肌缺血,但導致血液流動障礙的並不是斑塊,起碼斑塊不是主要兇手,而是神經興奮紊亂導致的冠脈血管發生痙攣收縮,這種情況同樣可以影響身體血運,更易誘發斑塊血栓,而神經並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異常變化的,此類患者在外部存在病理性病灶,持續壓迫刺激神經支配系統,這些患者只要能夠及時的發現根源病灶,那麼在經過治療後,完全可以逆轉這種“假性冠心病”,恢復正常生活。
回覆列表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向心髒供應血液(氧氣和營養物質)的動脈叫冠狀動脈主要有三支:①左側下降支(到左心室);②迴旋支(環繞左心房及部分左心室);③右冠狀動脈支。如果這些動脈發生粥樣硬化,使管腔變窄甚至堵塞時,供應心臟的血液量減少或停止,因而發生一系列症狀稱為冠心病。
正常人心肌耗氧量和供氧量是透過神經內分泌調節以保持平衡。冠心病患者在運動,興奮,飽食時,心跳會加快,心肌收縮加強,血壓可上升,心臟負擔加重,心臟缺氧而產生心絞痛;動脈粥樣硬化可致管腔變窄,血管痙攣甚至阻塞,如果沒有形成側支迴圈,可致急性心肌梗塞;還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還有的因心電不穩定而突發嚴重的心律失常,以至心跳驟停,若不及時進行復蘇治療,就會造成猝死!
以上介紹,供參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