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鏈上甲乙

    對工程建設這門生意來說,專案本身具有的單一性等特質,意味著從開始到落地,大多數專案並不是標準化流水線操作,這也就讓實施有了更多的變數,對於是虧是賺這件事,笑到最後的贏家,往往功夫在中間實施過程。

    工程虧不虧,除了紙面上“錙銖必較”的這些顯性的條款,最終是否能賺的盆滿缽滿,或是最差到保本少賺,重點還是看過程,當然這個工程中,能讓簽訂合同的承包人笑到最後的,在現實實踐中,不單單是專業技巧,還有更多的行業經驗、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市場的波動、承接實力、相對合作方的誠信度等等隱性因素,才共同構成,最終是否皆大歡喜。

    1、專業技巧和行業經驗:搞灰色的變更籤證不提倡,但是有理有據的爭取這就要靠經驗和技巧了,有時候爭取得好了,之間擔心的“虧損點”,就有可能被最佳化,也就不存在虧不虧的問題。

    2、天時、地利、人和:在籤合同的時候,就能預估到未來會有的更多合作空間或是業務體量,用小幅虧損換來更多機會,是個戰略戰術的問題。

    3、合作方的誠信度:實踐中大多承包人的虧損與否,不少栽在並不守約的回款上,前面技術上的問題算得門清,千算萬算,就沒算好回款的風險週期,結果翻了船的教訓,不在少數。與一個誠信可靠的公司合作,風險可控的前提之下,獲得一個良好的回款節奏,相比桌面上的虧損,總賬能消化的,也就不存在虧不虧的問題。

    4、承接實力:幹工程說白了,也算得上是人、材、機等各種資源的互動和整合,很簡單的道理,一個包工頭小老闆和一個大型建築公司,無論從資源調配、管理、還是各種採購渠道,可以最佳化的成本,可不是一星半點,所有同樣一份合同面前,同樣給兩家不同公司做,可能你家是虧的,別家還是賺的,盈虧與否是相對而言。

    當然, 這裡不是說合同不重要,儘管身邊不乏缺“契約精神”的,反而越是有這樣風氣,大家越要重視,他不是形式,而是護身符和底線,咬文嚼字這事一個都不能少,想想真等到扯皮了,你拿什麼來扯?再來東找西找蒐集當時對方如何如何承諾?回顧過去?時間等得起麼?

    現如今,工程合同大多都是強勢一方提供格式版本,決定工程業務合作之前,面對這樣的合同,應該怎麼辦呢?

    個人的建議是借坡下驢,不能倒貼錢去幹活,這是底線,不能強攻只能智取。

    1)爭取轉移:甲方要求你在A處,必須如何如何,那你爭取在B處獲得緩解和平衡,如果直來直去被拒絕,肯定遭人煩,有禮有節的肯定對方的強勢要求,同時在其他條款約定補償平衡,做出不失禮節的自我保護。

    2)平衡得失,算總賬:多看隱性因素,啥情況是可以裝慫讓步的?能看穿合同外的機會,是否能用眼前的虧損換取戰線上的盈利的,以小博大。

    _END_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加強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