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提問不回答
-
2 # 最靠譜答案
感覺是大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應,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最簡單的認識形式。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的。感覺與物理息息相關,我們認知的物理也是從感覺開始的。
感覺可分為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
下面先來聽聽聽覺。上八年級時,我們最先聽到的是:八年級開設有《物體》這門課程,在第一堂物理課上,我們聽到了許多物理學家、發明家的傳奇故事,有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愛迪生……等,我們在物理課上聽到了老師講授的許多物理知識,如: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的;聲音的特性有:音調(高低)、響度(大小)和音色等。當我們掌握了有關聲音的物理知識後,我們自己就可以透過音色去分辨出哪是小提琴的聲音,哪是大提琴的聲音了;能夠分辨出周圍熟人說話的聲音,甚至走路的聲音。這就是聽覺產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如果沒有聽覺,再美妙的聲音都與你無緣,更別說去如何辨別聲音了。
再來看看視覺,我們是透過眼睛來看見物體的,也就是要透過視覺去產生感性認識,我們在物理課上,看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的物理公式、物理定律、畫的受力圖、電路圖……等。
如果沒有視覺,我們什麼都看不見,五彩繽紛與你無緣,更別說去探究光的世界了。
同樣,我們也需要依靠觸覺、嗅覺和味覺來學習和研究物理。
總之,只有有了感覺,我們才能分辨出外界各種事物的屬性,才能分辨出顏色,聲音、軟硬、粗細、輕重、大小、左右、溫度、味道、氣味等,有了感覺,我們才能瞭解自身所處的位置以及運動狀態,有了感覺,我們才能進行其它複雜的認識過程;失去感覺,就沒法分辨客觀事物的屬性,因此,我們說,感覺是各種複雜的心理過程(如知覺、記憶、思維)的基礎,就這個意義來說,感覺是人類獲得的一切知識的源泉。
感覺在物理上是知識的開端,在物理層面上意義非凡,從普通人家到物理學家,所掌握的物理知識無一不是從感覺開始的,物理與感覺密不可分。
回覆列表
“感覺”在口語裡面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有本體感覺,心理感覺,直覺等不同的含義。對於心理感覺和直覺這一類比較複雜的問題,牽涉到心理學,腦科學等,三言兩語難以言盡。這裡主要就本體感覺來回答樓主的問題,本體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偏“物理層面”,更容易說明白一些。在最後部分,我會稍微說一點抽象層面的感覺,和樓主分享。
1. 肢體感覺主要指我們在同外部環境接觸時所獲得的反饋資訊,依賴分佈於身體各部位的觸覺神經細胞。根據感覺到的刺激型別又分為:壓力感受器,痛覺感受器,溫度感受器等。壓力感受器是一種物理感受器,透過觸碰物體提供給我們形狀,質地,大小等的資訊,例如:透過手指觸控,我們可以知道一個籃球的各方面資訊。痛覺感受器又稱為傷害性感受器,對於一些外界傷害性刺激產生反應。比如被尖銳物體割傷,我們會迅速縮手並感到疼痛。而溫度感受器則會告訴我們外界的溫度資訊,幫助我們更好的適應外部環境。這些感受器在手部腳步等四肢分佈較密集,而在軀幹分佈較少,因此我們的手腳的敏感度要遠高於軀幹部位。這些感受器將外界的不同資訊轉化為電訊號,透過神經傳導送到大腦中的體感皮層進行加工處理,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和適應外部環境。在體感皮層上不同的身體部位都有一個“投影”,這個“投影”的大小反應了不同區域的敏感度(如下圖)。
2. 空間感覺是指透過視覺等外部感受器,來獲得自身和外部相對空間位置的感覺。研究發現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兩個座標系統,一個叫做絕對座標系,另一個叫做相對座標系。在絕對座標系中,我們周圍的物體,包括我們自己,在空間中都有一個絕對的座標,比如東南西北的方向。我們在像別人描述我們的位置時,會說“我在XX路南邊XX大廈的東北出口”。在絕對座標系中,物體的位置不會因為我們的觀察角度不同而變化,便於不同個體之間定位和交流。而相對座標系又稱作自我中心的座標系,在相對座標系中,我們通常以自己為中心來定位周圍的事物。例如:我們看到眼前有個蘋果,如何引導手去抓住它,就是依賴於蘋果和自身的相對位置進行導航。再舉個栗子,比如有人問路時,我們通常會說“向前走到第二個路口向右轉,直行到下一個路口左轉就到”。而我們每個人就是運用這兩個不同的座標系來幫助自己進行空間定位。
上面說的兩個概念是比較常見的物理層面的“感覺”,樓主可能對非物理層面的感覺也會有些興趣。比如我們經常說,感到悲傷高興,感到為難,或者感到危險來臨。對於情緒方面的感覺,要上升到心理和神經科學領域。在大腦的深部有一些核團專門複雜處理加工情緒方面的資訊,比如:杏仁核(amygdala),枕核(pulvinar)等。正是這些腦區的活動讓我們有悲傷、高興、生氣和恐懼等感覺。這些大腦區域加工的資訊不是簡單的視覺或者聽覺,而是整合了多種型別的外界感覺資訊,並抽提出其中的情緒資訊。情緒體驗是很複雜的,因人而異,具有相對主觀的特點。因此,這一類“感覺”可以說是更加抽象和心理層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