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家鮮生小荷夫
-
2 # 鄉姑阿霞
氣象災害有很多,有寒潮、熱害、低溫冷害、乾旱、洪澇、雪災、冰雹、風害,乾熱風等,象這些災害我們能預防的我們就會盡量的預防,因為我們農民靠的就是那些莊稼過日子的,一、1、象乾旱長期無降水,無灌溉用水或降水少造成的空氣乾燥,土地缺水的現家,以及灌溉條件差導致的階段性乾旱,都應該視作旱災風險。那麼我們在選擇種子的時候就選有耐旱性、抗旱性的品種。除了在品種上選抗旱、耐旱的品種外,還要合理使用磷、鉀鈣肥、施用外源
ABA、高嶺土等促進氣孔關閉,減少蒸騰作用,同時採取地膜覆蓋,滴灌方式節約用水,合理用水。2、冷害:所有的作物在低於20度的時候都會產生冷害,冷害會造成作物生育期延遲,不能在初霜到來成熟,也會造成作物在抽穗開花期生殖器官損害,造成空粒而減產,也會造成稻瘟病發生。因應此在對冷害的時候,應用早熟晚稻品種、耐低溫晚稻品種,躲過低溫對花粉受精影響,也可以早播種,透過灌水保溫抵抗冷害、噴水或根外追肥可達到增溫。3、熱害:7月的天氣溫度高,給水稻結實率造成了影響,產量嚴重降低,這是高溫造成的乾旱,引起植物水分平衡破壞,如果最高氣溫大於30度,風力在三級以上。會形成熱幹風,這種乾熱風會造成農作物青枯或枯熟,處於開花期的水稻會變成白穗。在高溫來臨的時候,我們可以灌水降溫,也可以氮肥促進作物生長,增加抵抗力,不同品種有不同的耐溫能力,選擇高溫耐旱的品種有助於抵禦熱害。4、洪澇:莊稼被雨水淹的時候,會造成土壤種充滿了水,空氣不夠自由進入土壤裡,植物根部缺乏生命所必須的氧,土壤種還會累積二氧化碳和有機酸和毒物質,影響根系發展,時間長了就會造成農作物死亡。
二、天氣災害對小麥的影響凍害是影響小麥生長的重要氣象災害之一,主要在小麥越冬期或春季生長期因低溫而造成的傷害,凍害的發生有幾種。1、初冬溫度突降型,在小麥越冬之前或者入冬的初期,因為溫度突然降低而造成危害,此階段,小麥苗的抗凍能力比較差,突然降低溫度。會直接影苗的成活率。2、越冬交替凍融型。小麥在越冬期間因為天氣的反覆而對其造成的傷害,此型別凍害主要發生在當年的12月下旬或者來年的一月,小麥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進入越冬期後。抗寒能力比較強,但是溫度一上升,降導致生長延遲,抗寒的能力會下降,一旦溫度達-15~-13度時,就會傷到小麥。3、春末晚霜型。3月下旬到4月中旬是小麥拔節的抽穗期,該時期是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可能出現晚霜低溫引起的凍害。二、洪澇:在小麥抽穗前期出現的暴雨天氣,很容易造成小麥倒伏,下雨後根部很容易腐爛。如果開花之後遭到暴雨,直接會影響花粉的成熟,導致授粉不暢通,提升了空殼的機率,在灌漿期間遭遇暴雨,直接影響小麥的粒重和成熟度,造成倒伏,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三、成熟期的乾熱風:小麥生長中後期出現高溫、乾旱和大風成熟期乾熱風,是影響小麥生長的關鍵災害之一,此時出現熱風,小麥會有5%的減產,嚴重是10__25%的甚至更多。熱、幹、風是3個緊密聯絡的要素,高溫天氣誘發乾旱,風起到了增大強度的作用。三、我們就要提升防禦的效果,可以採取預防和補救措施,降災害性天氣對小麥的響降到嘴低,保證小麥產量的。1、抓好早春管理,促大穗防倒伏。2月上旬至3月中旬是小麥的返青拔節期,如果是越冬壯苗和旺苗,應以控制為主,可以不澆水不施肥。小麥拔節之後,在3__4月上旬之間進行澆水和追肥,目地是此避免小麥退化,實現穗粒重量和數量的增加,若是越冬弱苗,應以促進為主。以早為目標。繼而實現產量的提升。還要做好對病蟲害的防治,採取措施。預防倒伏。2、中後期的管理,小麥成熟要及時收穫。小麥在後期水要足。要葉面噴肥
,在孕穗期對葉面進行肥料的噴灑,噴灑1__2次。要防病治蟲
小麥生長期間會有很多病蟲害,早發現早處理。成熟後要及時收穫
-
3 # 三娃日常
影響它們的收成!
(一)建立自然災害監測系統
作用:災前預警、災中跟蹤、災後評估以及提出減災決策方案
(二)遙感技術在自然災害監測中的作用
遙感(RS)技術的特點:觀測範圍廣、資訊獲取量大、獲取速度快、實時性好和動態性強等。從空間尺度看,遙感具有全球觀測能力,可從多波段、多時相和全天候角度獲得全球自然災害的觀測資料;從時間尺度看,在遙感平臺上能夠對地球進行同步觀測,可獲得地球表層及其瞬間變化的災害資訊。
回覆列表
這個怎麼問題回答很難,氣象災害:
1:乾旱
2:水災
3:颱風
4:地震
等等等,我想目前為止對於這些問題也很難預防和處理。比如干旱,雖然說可以填堤囤積,但這個需要水資源,還有這個堤壩而不是小小的池塘,要是真的乾旱,也很難提供充足的水資源。
至於氣象災害,只能說透過天氣預測,提前做好和處理好從而減少損失。至於突發性的,是預防不了的。
這就是種植行業的致命點,我也期待有預防的方法,這樣就會讓我們千千萬萬種植戶安心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