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聖霸刀
-
2 # 明媚那朵蓮
陳勝,秦末大起義的發起者,他在大澤鄉振臂一呼,引得無數英雄紛紛出動,幾乎推翻了大秦帝國,是首舉反秦大旗之人!
-
3 # 微探世界
正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中國自古就有建功立業,封侯拜相的傳統。那些對國家有功勳的人,都會彪炳史冊,被後人所銘記。但是各位有沒有發現,在隋唐之前,那些留有傳記,並能讓自己說出名字的“名人”,多數是有達官顯貴背景。而那些沒有背景,卻能夠完完全全地被人記住的“名人”,卻是少之又少。
在中國史學界和文學界,有這樣的一部重要著作——《史記》。它是司馬遷歷經一十三年寫成的一部丹青著作。如果像往常一樣寫,那些有著顯赫背景的達官顯貴,必定列入其中。但是司馬遷卻並沒有這樣做,他大膽的把一些平民列入《史記》中,並給於了很高的評價。陳勝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史記》中被收入到了“世家”之中。
那什麼是“世家”呢?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把書分成了本紀、世家、列傳、表、書。其中收錄人物的就是“本紀”、“世家”和“列傳”。從現存的《史記》來看,本紀記錄了歷代帝王生平、政績;世家記錄了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列傳記錄了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述人臣。
那麼問題來了,陳勝一不是諸侯,二不是勳貴,只是一個佃農,卻也為何居於“世家”?
一、與作者傾向有關
首先,司馬遷是一個史學家,儘可能地如實記錄歷史,這是他的責任。同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裡對自己當時正在編纂的《史記》的評說。“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很明顯,作者在如實記錄史實的同時,有著自己的立場。
其次,司馬遷在寫《史記》時並不是一個走尋常路的人。他在梳理上古荒地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時,他就把那些他認為對歷史有重大影響的人列了出來,並給他們做了傳記。誰都沒想到,陳勝也會在裡面。這在當時注重門庭觀念的漢代,那一定會引發不小的震動。想必司馬遷也受到不小的壓力吧。
二,陳勝的歷史貢獻
能夠列入司馬遷《史記·世家》的,那他也是有過人之處的。陳勝可以說是這樣的一個人。陳勝從“輟耕於壟上”,發展到“伐無道,誅暴秦”,再到建立張楚政權,以及提出“苟富貴,勿相忘”的公平設想。這些無不吸引著司馬遷的眼球,在他的心中,一個佃農,卻有著這樣的作為,實在是讓他欽佩。
這也印證了司馬遷在傳記最後所寫寫道的“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足可見陳勝在司馬遷心中的地位。因此司馬遷給予他重要的歷史地位,列入“世家”。
-
4 # 子曰愛人
太史公寫《史記》,天子的傳記為本紀,諸侯的傳記叫世家,其他人物的傳記叫列傳。其中比較特殊的三篇分別是《孔子世家》、《項羽本紀》、《陳涉世家》,這三篇都體現出太史公強烈的個人感情。限於回答的主題,不再一一展開說,只談談對《陳涉世家》的一些個人觀點。
《陳涉世家》這四個字,說明了太史公充分肯定陳勝的歷史功績,承認他作為一方王者的身份。也就是說,按照太史公的定義,陳勝的張楚政權是一個合法政權,而非一個皮包公司和偽政權,陳勝稱王的這個王位是真王而非偽王和山大王。
陳勝出身沒落貴族,雖然曾經“與人傭耕”,但言談不俗,少負大志,說出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和“將相王侯寧有種乎”這樣的豪言壯語,這說明陳勝受過較好的教育。陳勝有表字涉,這也說明他並不是平民。大澤鄉起義時,陳勝是屯長,這個職位是下級軍官而非士兵頭目,一般由擁有“大夫”爵位的人擔任。加上陳勝建都於陳,種種跡象暗示,陳勝可能是陳國貴族的後裔。陳國是舜帝后裔,也就是說,陳勝的出身也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低微。
秦末天下大亂,風雲際會,群雄逐鹿,大亂大爭之世時品評人物,講的不是出身,而是成王敗寇。劉邦出身比陳勝可能更低,但是劉邦最後既然是勝利者,那他就不再是沛縣泗水亭長劉季(劉老四),而是大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大漢朝的太史令給大漢天子立傳,必須是本紀。
陳勝稱王之後,劉邦項羽起兵,都是響應陳勝,也就是說,幾年之後兩位有《本紀》的最大的大能,開始都在理論上是陳勝的部下。
按照成王敗寇的標準,如果陳勝和黃巢、李自成、洪秀全一樣徹底的失敗了,那他就是草寇是反賊,沒有史書會承認他們是大齊皇帝、大順皇帝和太平天國天王。但是陳勝和黃巢、李自成、洪秀全不一樣,他本人雖然失敗了,但是由他發起的反秦戰爭卻勝利了,陳勝雖然沒有看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但是他是“伐無道,誅暴秦”的革命先驅。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劉邦稱帝之後,追諡陳勝為“張楚隱王”,以王禮安葬陳勝,並按照王的規格設定了30戶守墓人,這就是以大漢朝廷的名義官方承認了陳勝是合法的君王。太史公作為漢朝的史官,按照大漢朝的官方認證標準,為一代王者陳勝做“世家”顯然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了。
回覆列表
世家,《史記》傳記的一種,主要為王侯將相所作的傳記。陳勝雖出身僱農,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張楚政權”。而且他打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幾乎為中國曆代農民起義樹立了榜樣,故給他重要的歷史地位。列入“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