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72326259561

    一、科舉制之前的官員是如何選拔

    隋朝以前,政府的選官機制主要包括世襲、、軍功制、、察舉制、和九品制。

    夏商周代和三代的選官是以世襲製為基礎的。戰國時期,秦國和統一後的秦朝還實行了軍功封號的軍功制度和推薦制。

    到了漢代,為了統治龐大的帝國,朝廷逐漸建立了一套官員選拔制度——"差舉制"。漢武帝在位期間,地方官員被要求在其管轄範圍內的任何時候視察、,以選拔人才並推薦給他們的上級或朝廷。他們是在經過試驗和考驗後才被任命擔任公職的。由於漢代有透過科目考試選拔官員的先例,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科舉考試的起源應該追溯到漢代。

    二、科舉的創立

    以漢文帝15年(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詔書,詔"被推舉為賢良能直言勸諫的人,武帝親自出題來考他:為考據。

    隋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為擺脫取士弊端,廢九品中正制,昭命各州每年向朝廷薦舉3人。公元605年,初設進士科。由此可見,古人舉才,以德才體兼顧,孝悌、德行、操守、性情為先,才學其次。

    大部分史學家把科舉起始年代定在隋朝,原因就在"進士科"的確立除了研究經學和明經部的現行政策外,進士還應該詩歌和賦有深入研究。

    隋朝科舉制度不完善,考試科目也時有變化。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學者、和科舉考試、。隋唐科舉中的"狀元"與後世的"狀元"由來不同,狀元的考試內容是國家的政策策略,主要選拔的是控制全域性的高等人才,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課題。隋朝只有10人被大學錄取。

    隋朝沒有嚴格規範的科舉選拔程式,也沒有專門的部門負責科舉考試。其中大部分由皇帝起草,並由由州縣推薦。隋朝的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著察舉制度的影子。科舉制度的一些重要特徵,如公開考試資格、和嚴格的取學者資格,並不存在。因此,它只能被視為科舉考試的雛形。

    三、科舉制的確立與完善

    唐代的科舉制

    隋朝歷經兩代而亡。唐朝建立後,吸取前朝經驗,確立了科考舉士的制度。

    唐朝科舉設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是每年例行的科舉考試,制科則是不定期由皇帝臨時特設的科考科目。

    唐初的科舉考試,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開元二十四年,以郎官(從六品上)地位太輕,改由禮部侍郎(正四品下)主持,表現出朝廷對科舉的重視。

    唐朝的科舉制度,從下至上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與前朝相比,報考條件與錄取標準也更加開放公平。唐朝時的科舉,沒有財產年齡限制,除少數特定身份之人,如觸犯法律者、商優娼及州縣小吏不得報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落地全款八萬到十萬的代步車,有哪些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