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哥擒牛談股
-
2 # 琅琊榜首張大仙
炒作的概念不會長期持續,因為沒有業績的支撐,沒有籌碼的支援,所以當熱點概念越來越頻繁,越來越久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投機資金,炒作資金的退去!就像馬雲和雷軍說的那樣“風來臨的時候,豬都能飛上天;但是當風停止的時候,率先摔死的還是豬”!
其實像這樣的例子在股市裡比比皆是,就好比當初的獨角獸概念股,第一批的時候被市場炒的沸沸揚揚,但是第二批,第三批,不僅熱度退去,甚至還出現了上市後直接破發的情況!
那麼如今的科創板也是如此,第一批的名單出來後,市場上的影子股和概念股是最受益的,因為第一批所利好訊息影響非常大,有“第一個吃螃蟹”的效應,而後面的幾批對於市場來說利好效應就有所衰減!
但是說創投概念利好出盡是利空也太片面了,因為畢竟受到創投概念影響而大漲的個股只有小部分,還有很大部分的個股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漲幅!所以我們更應該區別對待!記住股市裡的鐵律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如果在創投概念的瘋炒下,個股出現了3-5倍甚至5-10倍的漲幅,那麼利好出盡就是利空;但是如果個股只是20%-50%的漲幅,還是處於底部區域裡的超跌績優股,那麼創投概念的結束也不代表他們未來行情的結束!
-
3 # 2021大牛
虛擬純炒作、要時一埸空、科大訊飛業績差、淨資產收益率差、每股公積金負、哪年哪月才會業績確定、純屬炒作、股價太高了、大股東23元買了點、但企業看好、為什麼不回購自家股份?科大我是買了二回、輸錢出局。
-
4 # 陳說往事
這是慣例,利好落實就是利空。科創炒了很久了,最後名單出來了,明確了,就失去未知性,己無炒作意義,所以下跌是當然。
-
5 # 亮鷹蘋o
我感覺,科創板掛牌上市後,會得到資金熱炒。炒新是中國股市老傳統,特別是科創板冠於科技創新頭銜,吊足了股市胃口。一定被炒的混天黑地,盡而刺激創業板中小板相關板塊跟風,主機板可能要被冷落了。大家一定要注意,火爆的市場背後孕育著直接融資擴容加速,增發、配股、可轉債普天蓋地湧出。到時候思維要靈活應對了。
-
6 # 建林459
從目前看是這樣的,名單出來後一天大多數都漲停,第二天全部出現了下跌,這段時間也是下跌不止,從這些現象來看是利好出盡是利空。如果多觀察一下你就能發現那些影子股在名單出來前都已經是被市場炒作起來過了,只是當時大多數人都是在猜測,有一些不是影子股的票也跟風上漲,大多數影子股都上漲了30%以上了,這就成了名單出來後下跌也就正常了。還有就是第一批後就是第二批時間比較短,這也給市場一個反映創投股出現將來是常態,對於影子股來說意義就不大了。從第一批名單的個股的業績也並不好,就懷疑上市可能還會出現破發的現象。這也可能是下跌的原因之一。
-
7 # 聆聽II深遂
借科創板的名義炒作概念,不是A股獨創的。全球市場都是在概念出臺前先行動作炒預期,經過沉澱之後,長期成長股才是值得擁有的財富。
眼下看,科創板的風頭有熱度過頭的趨勢,但是經過調整之後,還會有新的動作,耐心等待機會的到來。
-
8 # 黑馬在哪裡
A股的見光死歷來殺傷力都是巨大的。不過對不同型別的股票要區別對待。如果是對業績有實質性利好的訊息一般會出現短空長多的走勢,尤其是會促進後期業績繼續釋放的個股,典型如5G股滬電股份,業績公告釋放利多不影響股價長牛。但如果是純粹概念股,再加上前期一路炒高後概念落地,那就是基本見頂了。比如雄安概念,海南概念等等。那麼科創是屬於哪一類呢?我認為如果科創影子股屬於合作或者微量參股的,屬於純概念炒作,最好還是迴避,既使有的會出現反包創新高,多觀察幾天,大機率是誘多的。既使屬於大比例參股的,炒作到科創板正式開板前就要提前收手了。理由很簡單,如果科創股本身好,為什麼不去炒正股本身,而去炒影子股呢?如果正股不好,那不更一地雞毛。所以總的來說,現在對科創板影子股應該邊打邊撤,開板前全撤完。
回覆列表
首先感謝邀請。自科創板提出建立到現在,訊息層出不斷,相關概念股已經被不斷挖掘炒作。最讓廣大投資者非常期待的第一批科創IPO受理企業名單終於在3月22日公佈。市場新聞不斷被科創企業影子股刷屏。市場基本分為兩派觀點,利好出盡便是利空和抓到相關影子股如同刮刮樂中獎一樣等著數板。我更認為是利好出盡便是利空多一些。
因為從時間點來說,相關創投概念股自去年11月份開始已經被炒作到現在,很多股價已經翻倍,甚至更高。股市中的風險都是漲出來的。當股價高高在上的時候,利好訊息就是唯一幫助機構和遊資出貨的最好途徑。比如說作為名單第一的晶晨半導體中的影子股華勝天成,25日雖然漲停,但是盤中被多次開啟。根據當天的龍虎榜資料來看,事實上機構遊資在名單釋出三天前已經大舉資金潛伏其中,當訊息釋出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早盤便將貨輕鬆出掉。而一些大戶和散戶以為是大利好,一股腦瘋狂進入。第二天華勝天成直接跌停收盤,直接今天三天跌幅為-18%。追進的散戶便淪為了市場的韭菜。
另一方面,雖然是受理的第一個企業的影子股,無論從代表的意義還是企業自身身處上海本地都應該是重點炒作的物件。事實上游資對於概念的炒作源自於一定的籌碼和認可的價值透過借勢來順利出貨達到盈利的目的。所以往往利好的出盡便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