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蹉跎歲月124962922

    如果說是亡國了,那也納粹政權倒臺了,第三帝國滅亡國了;對日本而言是軍國主義政權倒臺和大日本帝國亡國了。對生活在這個國土上的德華人民和日本人民來說,擺脫了戰爭的苦難,走向和平。德國還在,日本還在。不久,德日都成立了戰後新政府,建立了新型民主國家。所以,對人民來說,這只是一個陣痛過程 ,時代在發展,生活在繼續,一切都會重新開始的。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怎麼說呢,納粹德國倒臺後,德華人民的生活屬於兩極分化的狀態。

    西德人民是幸運的,德國戰場結束後美,英,蘇,法都要求德國予以賠償,但是隨著冷戰的爆發,美英法急需扶植西德作為冷戰的橋頭堡,於是紛紛減少,甚至免除了西德的賠償,並且極力幫助西德恢復經濟,西德在1950年經濟就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而且西方盟國在要求賠償時拆卸的裝置並不多,西德無論是輕重工業,底子都還在,經濟恢復的很快。

    而東德就比較慘了,戰後蘇聯對東德進行了大規模的掠奪,基本上能搬走拆下的東西都被運回蘇聯本土了,而且還從東德帶走了數十萬的工人,技術人員,科學家,對東德是一種殺雞取卵式的掠奪,戰後東德的經濟水平遲遲上不來,1946東德的生產水平比以前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五,整個東德的只能將自己的經濟維持到不至於崩潰,人民的生活可想而知。

    至於日本,那就另說了。

    戰後的日本是真的一片狼藉,日本本來就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小國,發動那樣龐大的戰爭就是透支國力的行為,別說二戰結束,戰爭後期日本就已經不行了。國內經濟瀕臨崩潰,老百姓生活非常艱苦,鍋碗瓢盆什麼的都被用來回爐造炮彈了,一家人擠在貧民窟裡瑟瑟發抖。

    戰後更是如此,日本投降後,原計劃美蘇中三國分佔日本,壓制日本發展。

    但是隨著冷戰開始和新中國的成立,日本反而成為了西方世界抵擋社會主義陣營的橋頭堡,日本因此得到了美國的扶持。再加上,北韓戰爭,越南戰爭,日本作為美軍的後勤補給基地,大發戰爭財。經濟迅速崛起。

  • 3 # 大魚也是動物

    由於太平洋戰場開打,民眾的生活標準一降再降。一個成人所每天所能獲得的米飯只有330克,米只能從政府所指定的米店購買。

  • 4 # o天下歸心o

    悽慘,戰後德國的東普魯士地區人口全部遷到現在的德國版圖範圍之內,死傷無數。日本戰後也有相當多的無家可歸者,黑市氾濫,治安極差,居無定所,四海為家!

  • 5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二戰結束,戰勝國對於一戰“凡爾賽條約”過分賠償對德國的刺激,導致希特勒上臺的教訓,對戰敗國家的戰爭賠款方面比較寬鬆。由於戰敗,德國被分成東、西德國,從東德三次柏林危機大批百姓用腳投票和大量跑到西柏林搶購可以看出東德物資一直是匱乏的。

    二戰結束不要說戰敗的西德,就是歐洲的幾個戰勝國,各個也是物資匱乏,不得已接受美國條件非常苛刻的“馬歇爾計劃”,對內實行配給制。說句不好聽的,地主家也真沒糧食。唯一有吃的、用的就是美國佔領軍的軍人合作社,德華人靠挖廢墟,找到一些東西和美國士兵換食物。美國士兵又利用免費的軍郵系統不斷的從美國老家郵寄東西過來。有趣的是當時舊貨幣系統崩潰,美國士兵郵寄過來的美國香菸被當成貨幣來使用。隨著東西方對抗的加劇,美英法佔領軍開始放鬆對西德的管制並加以扶持。聯邦德國的政府成立,首任總理是康拉德.阿登納,他任命的經濟部長也就是第二任總理路德維希.艾哈德是一位弗萊堡新自由經濟學派的堅決支持者。艾哈德在西德馬克發行以後立即放開經濟管制,在物資匱乏的時候當然是物價飛漲,艾哈德又放低進口關稅。產業工人們生活艱難,於是大罷工、打著“絞死艾哈德”的遊行示威,要求恢復戰時經濟管制的呼聲很高。艾哈德不為所動,堅持市場經濟。到了1950年的時候,德國的市場供應充足,經濟不是恢復而是開始騰飛。英、法兩個戰勝國還在實行戰時經濟管制,食品還需要定量供應,這時候英國的報紙在驚呼“到底誰才是戰勝國。”

    日本資源本身就匱乏,二戰結束比德國還要困難,日本房屋很多都是木結構的,美華人往日本城市扔了很多燃燒彈。那時的日本除了婦女固有的奉獻精神,幾乎沒有什麼了。首相吉田茂天天到麥克阿瑟面前去哭窮,再不從美國運糧食過來,要有多少多少人餓死了,美國運來的糧食不是很多,主要靠日本人自己解決。食品短缺問題日本比德國有幾點優勢,日本是島國,可以趕海,退潮的時候撿點海鮮。日本在二戰時工業化沒有德國發達,保留了大量的農民,日本政府進行了“農地改革”。把非在籍的地主(已經生活在城市或其它地方卻在農村有大量土地的人)名下的所有土地,以及其他地主的部分土地低價徵收,賣給無地農民。(日本自耕農一下提高到九成以上,戰前五成以上農民是佃戶。)農民成了日本戰後先有吃的群體,大批的日本市民拿著布匹、日用品到農村跟農民交換食物。而從中國回來的日本戰俘,由於國民政府寬大處理,允許攜帶私人物品回國,大批從中國搶掠來的財物被帶回日本。很快爆發的北韓戰爭更是給了日本發展的機會,大量從戰場到日本休假的美國士兵,給了日本婦女就業的機會。戰時所需的生產線也重新開通,使日本在1951年就恢復戰前的經濟水平。

    日本、德國兩個戰敗國經濟發展反而是二戰後最快的國家。真像英華人問的誰才是戰勝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中,該不該容忍伴侶開小差?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