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甲午戰爭歷史研究

    黃帝陵的真實情況在牛河梁遺址會得到很好回答!

    牛河梁遺址就是黃帝的陵墓!

    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凌源市,這裡發現了積石冢、壇、廟,並且有大量玉器出土,特別是有女神頭像,帶給人很多想像!

    《山海經》國是墳的意思,牛河梁遠古積石冢是遠古華夏部族宗廟社稷所在地,宗廟社稷是國家的開始!積石冢裡面隨葬有很多玉器,按漢字構成,象形、形聲、會意、指示、借代,我們也會得出牛河梁的宗廟國家意思。

    女媧黃帝炎帝和顓頊都歸葬於牛河梁遺址。

    牛河梁群山連綿,地走龍蛇,勢吞宇宙!

    山海經"位於黑水青山之間"是黃帝歸葬地;“黑水"離牛河梁北百公里有屬於赤峰的"黑水"鎮。山海經"炎帝出生地常羊山","羊山"在牛河梁東百公里屬朝陽的"羊山"鎮。涿鹿、赤城位牛河梁東南幾百公里。

    朝陽是燕的都城,是號稱顓頊後裔慕容皝所建,顓頊是黃帝孫子,牛河梁遺址屬朝陽地域。

    在遼西還有大量與女媧有關遺址,如女媧廟,女媧補天石等。

    醫巫閻山的炎帝祠及九個妃子葬於此山!

    綜上,黃帝陵是在遼寧省朝陽市凌源(縣級市)牛河梁遺址!

  • 2 # 關東俠客

    黃帝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公元前2697年為黃帝紀元元年,距今4700多年的歷史。黃帝被稱祖中華三祖之一,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戰於阪泉之野,炎帝戰敗臣服,炎黃走向聯合。我們都稱自已為炎黃子孫。後來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黃帝是中華文明開創者,發明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術,數學等。被當成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黃帝死後葬在哪裡眾說不一成了歷史之迷。陝西黃陵縣北橋山有黃帝陵,河北邢臺清河縣有黃帝墳,北京平谷東莊有黃帝廟,陵。近年來旅遊景點建設的需要爭論不斷。陝西黃陵縣北橋山的黃帝陵被認為是衣冠冢。漢武帝時還親自來橋山祭祀,以後歷代帝王在黃帝誕辰之日都要來此紀念活動。這成了一種象徵和傳統。新中國成立後每年國家有關部門和陝西都要在清明節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

  • 3 # 葦說歷史

    中國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上,有一處古老的陵墓——黃帝陵,地處陝西中部黃陵縣。

    天下龍脈皆出自崑崙山,共五條,有兩條進入外國境內,其餘三條進入中國,在中國形成北幹龍脈,中幹龍脈,南幹龍脈,黃帝陵屬於南幹龍脈,在衛星地圖上,看得十分清晰!

    黃帝乃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陵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世稱“天下第一陵”。

    黃帝陵若從“黃帝崩,葬橋山”(《史記•五帝本紀》)算起,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若從漢武帝堆土封陵、祭祀黃帝算起,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過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和歷朝歷代各族人民不斷地交往、認同、融合,黃帝陵已成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符號,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徵,成為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

    清末,1908年同盟會曾專程派員祭掃過黃帝陵,陵前明志以期推翻滿清政權;1937年清明節,抗戰爆發前夕,為驅除外敵,國共於黃帝陵前共同祭祀過黃帝陵;1946年,臺灣知名人士組織了“臺灣光復致敬團”,專程赴黃帝陵拜謁,表達其回到祖國懷抱的民族感情和認祖歸宗的情懷。

    1997年、1999年,香港、澳門迴歸後,兩地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何厚鏵先生分別親筆題寫了香港、澳門迴歸紀念碑字,並於1998年、2000年清明節先後立於軒轅廟內,用這種古老的祭祖方式來告慰我們的老先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開始走向強大,開始走向強盛。

    在黃帝陵前虔誠祭祀,向祖宗明誓,成為一種慣例,亦或傳統。讓老祖宗見證著發生著的一切,想向老祖宗說明什麼。也許,什麼都不用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根據史料記載,祭祀黃帝的歷史可以上溯到遙遠的“虞夏”時代。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則沿襲了之前對黃帝的祭祀活動。而據《漢書·高帝紀》記載,早在秦末劉邦為沛公時,就曾“祠黃帝”。漢朝建立後,劉邦便頒詔於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祀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

    到了公元前110 年(元封元年)冬,漢武帝領軍十萬北巡朔方,返回時專程來到橋山,祭祀黃帝之冢。這也是歷史上,最高統治者首次親臨黃陵祭祀皇帝。

    黃帝陵在陝西橋山,長期以來得到人們的公認,不見有誰發表不同的意見。然而近年來,一些人提出了獨特的看法,使黃帝陵的所在地成為一個歷史謎案。

    其實黃帝陵都是衣冠冢,說到底都是後人對他思念而修築的紀念性建築,並不是真正的陵墓,不同歷史時期在各個地方都建有黃帝陵也是很有可能的。在中國的豐富史籍裡,保留下來若干條有關的可貴記錄,憑據它們,足可以從學術角度來探清最早的黃陵究竟在哪裡。

    不過,站在各個地方的觀念上來各取所需這些資料的態度並不足取,因為這並不是真實科學的態度。此外,還存在如何對待一些民間附會傳說的問題。只有處理好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解開這個中國帝陵史上的第一謎。

  • 4 # 使用者67724358697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

    一、首先某些西安人始終在迴避一個問題,那就是:

    黃帝父親是誰?在什麼地方?

    這個問題應該讓《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來回答。

    所以說司馬遷說的肯定比問答上的這些渣渣說的有道理,所以說你姓查還是信司馬遷?

    二、全國黃帝陵有五座,分別在河北、甘肅、河南、陝西、北京。

    而衣冠冢只有一個,就是陝西黃帝陵。

    事實上,不僅“衣冠冢”搖身一變,還有陝西“黃陵縣”也是搖身一變,成為了“華夏聖地”。

    陝西黃陵縣在周朝時稱“白翟(狄)地”,秦置陽周縣,漢設翟(狄)道縣,五胡亂華羌人政權後秦設中部縣,1944年改為“黃陵縣”。

    在周朝時期,中原地區的民族自稱華夏,把華夏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白狄地就是北狄中的一支名為“白狄”居住的地區,史書記載“周穆王征伐犬戎,一次即“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其中白狼白鹿就是指以這兩種動物為圖騰的戎狄,由此看來周穆王西征很可能打了這個盤踞在灃鎬附近白狄地居住的白狄!

    三、陝西黃帝陵門票100元,河南黃帝故里免費對外開放,先別說河南的是不是造假,反正陝西是絕對拿著老祖宗的招牌經營經濟,

    西安人無恥與齷蹉到極至,非我族類,其心必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神榜聖人不出手的情況下,截教能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