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以下是收集的17世紀至20世紀初期的部分科學家名錄。
牛頓( 1642-1727)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是一位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
開普勒(1571-1630)是德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他既是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又是發明家,他發明了溫度計和天文望遠鏡。
笛卡兒(René·Descartes 1596-1650) 法國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
布萊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是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思想家。
德扎格(Girard Desargues,1591─1661)是法國數學家。
斯蒂文(Stevin,Simon,1548-1620.3),荷蘭數學家、工程學家。
弗朗索瓦·韋達(法語:François Viète;1540-1603),法國數學家,十六世紀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被尊稱為“代數學之父”。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涉及的領域及法學、力學、光學、語言學等40多個範疇,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和牛頓先後獨立發明了微積分。
卡瓦列裡(Cavalieri,Francesco Bonaventura ,1598-1647)義大利數學家。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他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最早提出電荷守恆定律。他還發明瞭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1771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發現,把薄荷枝條和燃著的蠟燭放在一隻密閉的鐘罩裡,蠟燭不容易熄滅;把小鼠和植物放在同一鐘罩裡,小鼠也不易窒息死亡。因此他提出植物可以“淨化”空氣。
1779年,荷蘭人英格豪茨(Jan Ingen-housz)進一步證實,綠色植物只有在日光下才能“淨化”空氣。
1782年,瑞士的森尼別(Jean Senebier)用化學分析證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1804年索蘇爾(Nicholes.Th.de.Saussare)證實了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作原料。
1864年,薩克斯(Julius Sachs)發現只有照光時,葉綠體中的澱粉粒才會增大,指出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
1901年法國物理學家佩蘭提出行星結構原子模型,認為原子的中心是一些帶正電的粒子,外圍是一些繞轉著的電子.
1902年德國物理學家勒納德提出了中性微粒動力子模型.
1902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發明家開爾文提出了實心帶電球原子模型,就是把原子看成是均勻帶正電的球體,裡面埋藏著帶負電的電子,正常狀態下處於靜電平衡.這個模型後由J.J.湯姆孫加以發展,後來通稱湯姆孫原子模型.
盧瑟福、玻爾完善了相關理論.
1916年,愛因斯坦從玻爾的原子理論出發用統計的方法分析了物質的吸收和發射輻射的過程,匯出了普朗克輻射定律。
19世紀末,歐文頓發現凡是可以溶於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
瑪麗·居里(波蘭)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傑出的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企業家。
卡羅琳·赫舍爾 (1750年-1848年)出生在德國漢諾威,發現了8顆彗星及星雲的偉大天文學家。
埃達·洛夫萊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美國國防部用的她名字命名Ada計算機程式語言,以紀念這位150年前幫助英國發明家查理·巴貝奇研製出,後來被認為歷史上第一臺計算機的女科學家。
埃達·拜倫1815年出生在英國倫敦,她首先為計算擬定了“演算法”,然後擬定了“程式設計流程圖”,這也被後人認定為“第一個計算機程式”。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 (1897年-1956年)和她的丈夫弗雷德裡克·約里奧發現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雙雙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莉澤·邁特納(1878年-1968),奧地利物理學家,發現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核裂變。
近幾個世紀來,數不清的先輩們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另,隨便找一本物理書,幾乎所有的字母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自1901諾貝爾獎設立後大多數獲獎者都對科學有著重要的貢獻。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以下是收集的17世紀至20世紀初期的部分科學家名錄。
牛頓( 1642-1727)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是一位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
開普勒(1571-1630)是德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他既是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又是發明家,他發明了溫度計和天文望遠鏡。
笛卡兒(René·Descartes 1596-1650) 法國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
布萊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是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思想家。
德扎格(Girard Desargues,1591─1661)是法國數學家。
斯蒂文(Stevin,Simon,1548-1620.3),荷蘭數學家、工程學家。
弗朗索瓦·韋達(法語:François Viète;1540-1603),法國數學家,十六世紀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被尊稱為“代數學之父”。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涉及的領域及法學、力學、光學、語言學等40多個範疇,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和牛頓先後獨立發明了微積分。
卡瓦列裡(Cavalieri,Francesco Bonaventura ,1598-1647)義大利數學家。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他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最早提出電荷守恆定律。他還發明瞭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1771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發現,把薄荷枝條和燃著的蠟燭放在一隻密閉的鐘罩裡,蠟燭不容易熄滅;把小鼠和植物放在同一鐘罩裡,小鼠也不易窒息死亡。因此他提出植物可以“淨化”空氣。
1779年,荷蘭人英格豪茨(Jan Ingen-housz)進一步證實,綠色植物只有在日光下才能“淨化”空氣。
1782年,瑞士的森尼別(Jean Senebier)用化學分析證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1804年索蘇爾(Nicholes.Th.de.Saussare)證實了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作原料。
1864年,薩克斯(Julius Sachs)發現只有照光時,葉綠體中的澱粉粒才會增大,指出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
1901年法國物理學家佩蘭提出行星結構原子模型,認為原子的中心是一些帶正電的粒子,外圍是一些繞轉著的電子.
1902年德國物理學家勒納德提出了中性微粒動力子模型.
1902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發明家開爾文提出了實心帶電球原子模型,就是把原子看成是均勻帶正電的球體,裡面埋藏著帶負電的電子,正常狀態下處於靜電平衡.這個模型後由J.J.湯姆孫加以發展,後來通稱湯姆孫原子模型.
盧瑟福、玻爾完善了相關理論.
1916年,愛因斯坦從玻爾的原子理論出發用統計的方法分析了物質的吸收和發射輻射的過程,匯出了普朗克輻射定律。
19世紀末,歐文頓發現凡是可以溶於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
瑪麗·居里(波蘭)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傑出的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企業家。
卡羅琳·赫舍爾 (1750年-1848年)出生在德國漢諾威,發現了8顆彗星及星雲的偉大天文學家。
埃達·洛夫萊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美國國防部用的她名字命名Ada計算機程式語言,以紀念這位150年前幫助英國發明家查理·巴貝奇研製出,後來被認為歷史上第一臺計算機的女科學家。
埃達·拜倫1815年出生在英國倫敦,她首先為計算擬定了“演算法”,然後擬定了“程式設計流程圖”,這也被後人認定為“第一個計算機程式”。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 (1897年-1956年)和她的丈夫弗雷德裡克·約里奧發現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雙雙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莉澤·邁特納(1878年-1968),奧地利物理學家,發現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核裂變。
近幾個世紀來,數不清的先輩們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另,隨便找一本物理書,幾乎所有的字母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自1901諾貝爾獎設立後大多數獲獎者都對科學有著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