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056550451

    目前認為所有的基本粒子(光子,電子,中微子,夸克,W和Z玻色子,膠子,希格斯玻色子)都是點粒子,沒有大小。更嚴格地說,在量子場論裡,一切基本粒子都是分佈在全空間的場。“體積”這個概念不再適用於這些基本粒子。在弦論裡,基本粒子們點粒子雖然變成了一維的弦,弦的長度小於普朗克長度(10的負35次方米)。但即使是這些一維的弦,它也是分佈在全空間的場,物理上稱為“非定域”。體積的概念仍然不適用。至於那些處於束縛態的複合粒子(質子,中子,甚至原子核和原子分子都可以認為是基本粒子組成的束縛態),嚴格地說它們的波函式也是分佈在全空間的,只是絕大部分的機率(99.999……%)分佈於一個很小的體積之內。如原子一般為10的負10次方米,原子核一般為10的負15次方米。體積的概念到這個層次才變得有點意義。另外,腦電波是指人腦活動時產生的放電現象。不是個實際物體。人腦活動除了電流還有各種化學反應。光子:光量子,簡稱光子,是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一種規範玻色子。光子是電磁輻射的載體,而在量子場論中光子被認為是電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與大多數基本粒子(如電子和夸克)相比,光子沒有靜止質量(愛因斯坦的運動質量公式m=m0/sqr[1-(v/c)]中,光子的v = C,使得公式分母為0,但光子的運動質量m具有有限值,故光子的靜止質量必須為零。粒子:粒子(particle)指能夠以自由狀態存在的最小物質組分。最早發現的粒子是原子、電子和質子,1932年又發現中子,確認原子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它們比起原子來是更為基本的物質組分,於是稱之為基本粒子。以後這類粒子發現越來越多,累計已超過幾百種,且還有不斷增多的趨勢;此外這些粒子中有些粒子迄今的實驗尚未發現其有內部結構,有些粒子實驗顯示具有明顯的內部結構。看來這些粒子並不屬於同一層次,因此基本粒子一詞已成為歷史,如今統稱為粒子。粒子並不是像中子、質子等實際存在的具體的物質,而是它們的統稱,是一種模型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祥子主要內容(300字左右),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