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信一姐525

    鯰魚救活沙丁魚 很久以前,在挪威的一個小鎮,人們靠捕魚為生。 小鎮緊靠著大海,因產出沙丁魚而小有名氣。在那裡,漁船歸航抵港時,只要沙丁魚是活著的,一定會被搶購一空,賣個好價錢。活的沙丁魚,吃起來味道鮮美極了。 遺憾的是,由於每次出海的時間比較長,少則兩三天,多則六七天。等到歸來時,沙丁魚已經死去的死去,爛掉的爛掉。也正因為如此,活著的沙丁魚才格外惹人垂涎三尺。 人們想盡招兒,嘗試著讓沙丁魚存活,但是無人成功。沒有什麼辦法,大夥兒除了失望,只能望“魚”興嘆。 有一天,一位老漁民照例準備出海打漁。出發前,可愛的小孫子嚷著要他多帶回一些沙丁魚。小傢伙一定是好久沒吃上沙丁魚了,牙根直癢癢的。 忙碌了幾日,老漁民捕獲了不少的魚,當然少不了孫子點名要下的沙丁魚。他喜出望外,駕船火速返航。誰知才到半途,沙丁魚便不再鮮活了,懶洋洋的潛在水中,一動不動。 老漁民一邊察看著魚艙,一邊心裡暗暗著急。他無計可施,只得按照土辦法,挑出那些死去的魚。他看見一條挺肥美的鯰魚飄浮在水面,猜想它肯定快要死了,於是撈起來打算扔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魚兒忽地一躍,掙脫他的手掌,掉進了裝著沙丁魚的魚艙。 老漁民順利歸航了,回到闊別多日的家。他不敢相信,到達岸口時,原本以為那些沙丁魚已經死去了,然而它們竟然都是蹦蹦跳跳的。他大感意外,仔細地想了想,不停地琢磨,覺得事出有因。經過反覆研究,他終於發現了存活沙丁魚的秘密。 鯰魚救了沙丁魚 有誰會想到,竟然是鯰魚救活了沙丁魚呢? 人們費盡心機,想讓沙丁魚存活下來,無不失敗。人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鯰魚做到了。 事情是這樣的。 大家都還沒有忘記那條鯰魚吧,它起先也是躺在自己的艙內的,正在悠然自得,被老漁民誤以為快要死去,於是從水中抓了起來,而它掙脫了他的手掌,掉進了沙丁魚艙。 那個時候,大部分沙丁魚原本是昏昏欲睡的,沒想到竟然有異類分子跑了進來。頓時,魚群中一片喧譁。魚兒們紛紛騷亂了,顯得一點也不安分。它們睜大眼睛,神經繃得緊緊的,快速在艙內遊動,打量著眼前的外來客。 不知過了多久,鯰魚還是沒有離去。沙丁魚根本不認識它,它們素不相識。於是沙丁魚像炸開了鍋似的,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 “看它的那副樣子,肯定不懷好意,我們可要小心一點。”一條大沙丁魚禁不住叫出了聲。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只有一條魚,它能怎麼樣。”體型碩大的沙丁魚嗤之以鼻。 “不管怎樣,大家還是小心一點。”又有沙丁魚發出倡議。 沙丁魚哪裡知道,其實鯰魚是無辜的,它被迫離開住處,來到這個陌生之地。鯰魚忐忑不安,惶恐不已,不敢絲毫懈怠,它擔心沙丁魚發起攻擊。 一路上,兩軍對峙,彼此你盯著我,我瞪著你,誰也沒有鬆懈。沙丁魚想要驅逐眼前的入侵者,解除心頭不快。而鯰魚又苦於無路可退,只得硬著頭皮呆在那兒……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老漁民歪打正著,借鯰魚救活了沙丁魚。 鯰魚效應 鯰魚救活沙丁魚的故事,簡單地說明一個道理,不妨稱之為鯰魚效應。 在長期保持固有關係的群體環境中,加入陌生身份的人,會引起群體人員的矚目,帶來刺激性因素,促進環境氛圍的活躍與改變,這就是鯰魚效應。 作為一種自然規律,鯰魚效應普遍存在著。對於人而言,同樣如此。 譬如,在偏僻閉塞的小山村,人們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汽車。有一天,一個人駕著一輛小汽車,來到了小山村。猜想一下,最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人們是對那個駕車的人充滿興趣,還是左看右瞧著那個人駕著的小汽車呢?勿庸置疑,眾人的焦點肯定在小汽車。大家興致勃勃地打著轉轉,要麼左看一下,要麼右瞧一下,都想弄個明白,小汽車到底是什麼怪物。 如果同樣還是那個人,駕著同樣的那輛小汽車,經常來到小山村。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又會是什麼呢?毫無疑問,人們會向那個人瞭解小汽車。諸如問他在哪兒買的,買了多長時間,花了多少錢,感覺如何,怎麼駕駛…… 鯰魚效應之所以存在,主要來源於新鮮感、陌生感、安全感及危機感,這是生物共有的心理活動。就像鯰魚與沙丁魚那樣。當鯰魚來到沙丁魚當中,抬眼看看,並沒有發現自己的同類夥伴,內心油然升起一股陌生感,擔心自身安全。換了沙丁魚發現異己時,它們則認為對方不懷好意,一定是來惹事生非的,心裡產生了危機感。魚兒們有些緊張,加速遊動。結果呢,水自然活起來了,魚跟著就不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賈探春、史湘雲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