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由於原發於子宮體部,故又稱子宮體癌,多發生於55-59歲婦女,40歲以下70歲以上較少。 發病機理: 確切病因尚未明,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雌激素長期刺激,與內分泌有關的某些疾病、與子宮內膜增長過長有密切關係,一般分四種類型,腺癌佔80-90%、腺角化癌又稱腺棘皮癌、透明細胞癌、腺鱗癌。 組織分級為三級: Ⅰ級高度分化癌; Ⅱ級中分化癌; Ⅲ級低分化癌。 子宮內膜癌生長較慢,其轉移主要透過三種方式: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行轉移。 臨床症狀: 子宮內膜癌基本上是一種老年婦女腫瘤,平均在55歲左右好發,主要症狀有陰道出血呈不規則;陰道排液;下腹疼痛,盆腔檢查,早期無異常,病情發展後子宮增大,晚期子宮固定,盆腔內可觸及不規則結節,為制訂治療方案、比較預後,需行臨床分期: 0期,原位癌; Ⅰ期,癌瘤侷限於子宮體; Ⅱ期癌侵犯子宮頸; Ⅲ期,癌侵犯到子宮以外,但未超出真骨盆; Ⅳ期,癌超出真骨盆或明顯侵犯膀胱或直腸粘膜。 診斷: 瞭解患者高危病史如:老年、肥胖、晚絕經、不育、家族腫瘤史,注意更年期婦女有月經紊亂或絕經後出血時應首先除外本病,子宮內膜癌最後的診斷依據是內膜的組織病理檢查。 輔助檢查: 分段診刮,細胞學檢查,宮腔鏡,子宮內膜活檢 治療:
1、手術治療,是首選的方法,可行全子宮加一側或雙側附件切除術、次廣泛子宮切除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
2、放射治療:根據臨床分期,可行術前或術後腔內照射、術前或術後體外照射、或不宜手術單純放 療。
3、藥物治療:5-氟脲嘧啶、環磷醯胺、絲裂黴素可單一用藥或聯合用藥或與孕激素合併用藥。 預防: 目前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可在以下幾方面注意:加強防癌知識宣傳,定期防癌檢查,避免長期應用雌激素,注意對高危因素病人定期檢查,對更年期月經紊亂或絕經後出血者首先明確診斷。
子宮內膜癌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由於原發於子宮體部,故又稱子宮體癌,多發生於55-59歲婦女,40歲以下70歲以上較少。 發病機理: 確切病因尚未明,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雌激素長期刺激,與內分泌有關的某些疾病、與子宮內膜增長過長有密切關係,一般分四種類型,腺癌佔80-90%、腺角化癌又稱腺棘皮癌、透明細胞癌、腺鱗癌。 組織分級為三級: Ⅰ級高度分化癌; Ⅱ級中分化癌; Ⅲ級低分化癌。 子宮內膜癌生長較慢,其轉移主要透過三種方式: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行轉移。 臨床症狀: 子宮內膜癌基本上是一種老年婦女腫瘤,平均在55歲左右好發,主要症狀有陰道出血呈不規則;陰道排液;下腹疼痛,盆腔檢查,早期無異常,病情發展後子宮增大,晚期子宮固定,盆腔內可觸及不規則結節,為制訂治療方案、比較預後,需行臨床分期: 0期,原位癌; Ⅰ期,癌瘤侷限於子宮體; Ⅱ期癌侵犯子宮頸; Ⅲ期,癌侵犯到子宮以外,但未超出真骨盆; Ⅳ期,癌超出真骨盆或明顯侵犯膀胱或直腸粘膜。 診斷: 瞭解患者高危病史如:老年、肥胖、晚絕經、不育、家族腫瘤史,注意更年期婦女有月經紊亂或絕經後出血時應首先除外本病,子宮內膜癌最後的診斷依據是內膜的組織病理檢查。 輔助檢查: 分段診刮,細胞學檢查,宮腔鏡,子宮內膜活檢 治療:
1、手術治療,是首選的方法,可行全子宮加一側或雙側附件切除術、次廣泛子宮切除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
2、放射治療:根據臨床分期,可行術前或術後腔內照射、術前或術後體外照射、或不宜手術單純放 療。
3、藥物治療:5-氟脲嘧啶、環磷醯胺、絲裂黴素可單一用藥或聯合用藥或與孕激素合併用藥。 預防: 目前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可在以下幾方面注意:加強防癌知識宣傳,定期防癌檢查,避免長期應用雌激素,注意對高危因素病人定期檢查,對更年期月經紊亂或絕經後出血者首先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