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聊健康
-
2 # 優嶽
生地是地黃的根莖,熟地是生地經過炮製成烏黑色塊狀;都屬名貴中藥材。地黃,又叫生地、懷慶地黃、小雞喝酒;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什麼會叫小雞喝酒這個奇怪的名字呢,你仔細觀察地黃植株耷拉著腦袋像喝醉了的小雞兒,農村人就叫“小雞喝酒”了。地黃膨大的根莖就叫鮮生地,曬乾了叫生地。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生地烏雞湯,生地龍骨湯都是很好的養生燉品。
熟生,又名熟地黃、伏地,是一種上好中藥材,具有補血滋陰功效,可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症,亦可用於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症,是虛證類非處方藥藥品六味地黃丸主要成分之一。熟地是生地經過加工泡製而成,用乾淨生地,加黃酒拌勻,置燉藥罐內,密閉,隔水加熱燉透,或置適用容器中蒸透至表面黑潤,直至黃酒完全被吸收,取出,曬至外皮稍干時,切厚片,乾燥。
熟生是著名的四物湯藥材之一,四物番鴨湯風味不具一格,香濃甘醇。還有熟地燉豬蹄、熟地黃芪羊肉湯等。
-
3 # 老艾葉
熟地和生地的區別我打個比喻就象麵粉發酵後,一個做饅頭吃,一個做麵條吃一樣。饅頭做好上蹭蒸好不新增任何物質。麵條做好會加水加一油,鹽,調料吃一樣。
地黃(玄參科植物地黃塊根,除去蘆頭,鬚根,洗洗乾淨,為鮮生地,鮮生地曬或焙至八成幹,內部變黑,捏成團狀,就為生地黃。
熟地黃有兩種製法,
1,酒熟地,就是用生地黃加30%黃酒,部分砂仁,陳皮,燉至酒吸盡,取出。曬壓至外皮粘液稍幹即為酒熟地。也有采用多次蒸揉,曬乾,稱為九制熟地黃。
2,蒸熟地,就是生鮮地黃,蒸至溼潤,軟可揉動後,經揉後,再上蒸至內外皆黑,就為蒸熟地。
生熟地黃化學成分,都含梓醇,二氫梓醇,桃葉珊瑚苷,去羥梔子苷,地黃苷A,B,C,D等。另含有地黃多糖,地黃素,菜油甾醇等。熟地黃添加了部分黃酒和砂仁,陳皮成分。
這樣生地黃原本性寒,味甘。熟地經酒,砂仁,陳皮新增處理後,性變溫,味甘,辛了。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上。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煩渴,發斑發疹,陰虛內熱,吐血,衄血,糖尿病上。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鮮地黃用量在12至30克
生,熟地黃用量在9至15克。
-
4 # 一葉輕舟85
生地與熟地是同一植物,經加炮製後成為熟地,其性味功效與作用均不一樣。生地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塊根。主產華北、東北等地區。曬乾生用。性味甘、苦,寒。歸心、肝、腎經。功放: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生地為清熱涼血藥。主要應用:1、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乾,斑疹隱隱。2、溫病後低熱不退。3、血熱妄行所致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4、熱病傷津,口渴多飲及消渴證(糖尿病)。5、腸燥便秘。常與量:9一15克,入湯劑。主含地黃素、甘露醇、葡萄糖、鐵、維生素、生物鹼、氨基酸等。 生地透過加入酒、砂仁、陳皮、黑豆等為輔料,九蒸九曬 ,至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即為熟地,為補血類中藥。性味甘,微溫。歸心、肝、腎經。功能:養血滋陰,補精益髓。主要用於:1、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2、肝腎陰虛,腰膝痠軟,耳鳴眩暈,盜汗,遺精,消渴等。常用量:9一15克,入湯劑。脾虛少食,腹滿便溏忌用。熟地有利尿和強心作用;降血糖、抗炎、抗增生等功能。生地性寒重在涼血養陰;熟地甘溫重在補血滋陰。一寒則涼,一溫則補。這就是生熟地之區別。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選右上角關注。
回覆列表
熟地黃和生地黃最明顯的區別是:熟與生的差別。
然而就是這一字之差,它們的加工,性味,歸經,功效及應用均存在很大的區別。
1、加工不同:生地釆挖後,去鬚根雜質,大小分開,乾燥,切片生用,也可鮮用;而熟地則需用酒、砂仁、陳皮為輔料,反覆蒸曬,直到內外皆黑、油潤,然後切片用。
2、性味不同:生地性寒,味甘、苦;熟地性微溫,味甘。
3、歸經不同:生地歸心、肝、腎經;熟地歸肝、腎經。
4、功效不同:生地屬清熱涼血類藥,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熟地屬補血類藥,有養血滋陰、補精益髓的作用。
5、應用範圍不同:生地常用於熱病,熱入營血,出現口乾、舌紅降,或熱在血分,出現吐血、尿血、衄血、便血、血熱發斑發疹,或熱病傷陰,出現舌紅口乾、口渴多飲以及消渴病煩渴多飲等證;而熟地主要用於血虛引起的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或用於因腎陰不足引起的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或因精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耳聾耳鳴、鬚髮早白、腰膝痠軟等症。